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其他题]

经典阅读_尚书B春秋C中庸D礼记23根据文意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以为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今观其文章,宽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此二子者,岂尝执笔学为如此之文哉?其气充乎其中而溢处其貌,动乎其言而见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节选自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有删改)
  20.用斜线“/”给上文中划线部分断句。(限4处)(4分)
  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21.文中“太史公”指的是(朝代)(人名)。(2分)
  22.材料中的孟子,其学生录其言论辑录成《孟子》,与《论语》《大学》合称为“四书”。(3分)()
  A.《尚书》B.《春秋》C.《中庸》D.《礼记》
  23.根据文意,苏辙认为怎样才能“养气”?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不超过25字)(2)

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
  20.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
  21.汉司马迁
  22.C
  23.游历名山大川和结交英雄豪杰增长知识、加强修养。
  【参考译文】
  辙生性喜好写作,对此思考很深。我以为文章是作者气质、性格的显现,然而文章不是学了就能写好的,气质却可以通过加强修养而得到。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正气。”现在看来,他的文章宽厚宏博,充塞于天地之间,和他的气的大小相称。太史公走遍天下,博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之间的豪士俊杰交游,所以他的文章疏畅跌宕,颇有奇伟的气概。这两位夫子,难道是常常拿着笔写作这样的文章就成功的吗?这是因为他们的浩气充满在他们的胸中,流露到他们的形貌之外,发而为之言语,表现为文章,但自己并不曾觉察到。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