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语言运用题]

综合语用_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云南遗存历史资料不足,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另一方面,恐怕是因为中国传统的历史记载,原本就只关注汉族中心区域的朝代更选、风云变幻,常常并不很留意隔山限水的边陲,所以在常见历史文献中,这一区域的记载总是显得。特别是那些非汉族人的生活世界,除了好奇或者猎奇的“采风者”,或者奉命巡视边疆的官吏,偶尔写一些“竹枝词”,画一些“蛮夷图”之外,很少有人真的对它做过深入考察和仔细描述。
  可是随着西风东渐,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洋和东洋的学者,对中国学术形成了巨大冲击。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者。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虽然对“主流”的儒家地研究,但对“支脉”的佛教、道教、三夷教、天主教更有巨大的热情;对历史叙述中通常占据显著位置的“上层”文化有新的论述,但对过去历史文献中往往缺席的“下层”却更为关注。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B.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C.一方面固然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免不了没有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D.一方面固然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不免受了历史记载的冷落。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而且“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也都兴趣盎然
  B.“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也都兴趣盎然
  C.也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
  D.对“边缘”的满蒙回藏鲜、苗彝羌傣壮都兴趣盎然
  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四分五裂摩肩接踵迥然不同始终不渝
  B.支离破碎摩肩接踵大相径庭始终不渝
  C.四分五裂纷至沓来迥然不同一如既往
  D.支离破碎纷至沓来大相径庭一如既往

参考答案: 17.B18.C19.D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答题时应先分析原句,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审主干再查附加成分,找出语病,并加以修改,再仔细比对选项所给出的修改方案,找出答案。本题画线句子有三处错误。第一处,“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结构混乱,“由于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和“是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两句杂糅,可删掉“造成的”;第二处,“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语序不当,应改为“而宋代又被划出国境之外”;第三处,“免不了没有”不合逻辑,多重否定不当,可改为“不免”。所给四个选项中,A项,“免不了没有”不合逻辑;B项,修改准确;C项,“固然唐代它‘不在文化区域之内’,而又被宋代划出国境之外造成的”成分残缺,“免不了没有”不合逻辑;D项,“由于……造成的”结构混乱。故选B项。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以语句复位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从话题统一、内容前后勾连、事理相承、意境协调、句式一致等角度思考。本题括号前面的句子是“他们不仅对‘中心’的汉族中国有别出心裁的解释”,根据关联词语“不仅”与句子主语的关系,可确定前后分句应该共用一个主语“他们”,排除A、B两项。再根据关联词语“不仅……也”的搭配关系,可排除D项。故本题答案为C项。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应首先明确成语的基本意思、感情色彩、适用对象、习惯搭配等,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支离破碎”,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文段中修饰“记载”,应用“支离破碎”。“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这里是指“西洋和东洋的学者”纷纷到来,并非人多拥挤,用“纷至沓来”合适。“大相径庭”,比喻相差很远或矛盾很大。“迥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一点儿也不相同。“迥然不同”语意太重,而且西洋学者与东洋学者“关注重心与传统中国学”之间并非完全不同,故选“大相径庭”更恰当。“一如既往”,完全跟过去一样。“始终不渝”,指感情,态度、信仰自始至终不改变。这里修饰“研究”,用“一如既往”合适。故选D项。
  【点睛】第3题考查近义成语辨析的能力。成语的测试重点是:感情色彩的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语境或逻辑错误。本题以选词填空的形式考查成语的使用能力,解答的基本原则是同中求异,具体方法:从色彩方面辨析,包括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两方面;从词的意义方面辨析,包括词义的范围大小、词义的侧重点、词义的轻重、词义的具体与概括等方面;从运用上辨析,包括习惯搭配、词性和句法功能、适用的对象等。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