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送谢吉人之官江左序吾湖乡,当乾隆时,人才殷盛。邓笔山为云南布政使,罗九峰为礼部侍郎,而谢芗泉先生为御史。三人者,皆起家翰林,而御史君名震天下。是时和珅柄国,声张势厉,家奴乘高车,横行都市无所惮。御史君巡城遇焉,捽之出,而鞭之,火其车于衢,世所称“烧车御史”者也。其后二十年,御史君之子果堂,以河南县令卓荐,召见。上从容问曰:“汝即烧车御史之子乎?”不数月,迁四川知府。
又十馀年,而谢吉人邦鉴复以进土出为江南县令。吉人,御史君之孙,而知府君之弟之子也。将之官,其常所酬酢者,或为诗送之。吉人乃索予为序,而乞言以纠其不逮。
于是拜手告曰:“于今长人矣。四封之内,尊无与二。堂上颐指,堂下趋者百人。所识穷乏仰而待命。设馆以延宾友,貌敬而情离。即有不善,彼所谓趋者,待命者,貌敬者,或知之而不谏,或谏焉而不力。吾以其身巍然处于众人之上,而聪明识量,又诚越而倍之。前有唯后有诺,于是予圣自雄之习,嚣然起矣!而左右之人,又多其术以饣舌①我。内之傲者日胜,外之欺者日众,兹其所以舛也。昔者宓子贱治单父,孔子曰:‘子何施而众悦?’对日:‘此地民有贤于不齐②者五人,不齐事之而禀度焉,皆教不齐所以治人之道。’孔子叹曰:‘其大者乃于此乎有矣。’鲁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好善优于天下。’东汉庞参为汉阳太守,先候隐居任棠。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抱儿孙伏户下。参会其意,曰:‘冰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欲吾击强宗也;抱儿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故古人之学,莫大乎求贤以自辅。小智之夫,矜己而贬物,以为众人卑卑,无足益我。夫不反求诸己,而一切掩他人之长而蔑视之,何其易与?《诗》曰:‘国虽靡止,或圣或否。民虽靡月无,或哲或谋,或肃或乂。”谓求贤而终不能得者,非笃论也。今震泽宰左君青峙,吾湘乡之贤者也。任侠而不矜,谙事而不计利害。子往试求之,必有所以益子者。友仁以励德,利器以善事。既以上绳祖武,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无弃尔辅,员于尔福’。青峙,子之辅也。抑吾闻江南为仕宦鳞萃之邦,或因青峙而得尽交其贤士大夫,是尤余所望也。”
(选自《曾国藩文集》,有删改)
注:①饣舌:诱惑,讨好。②不齐:宓子贱,名不齐。
2、对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设馆以延宾友延:邀请B、参会其意 会:领悟
C、何其易与 易:容易D、非笃论也 笃:确切
3、下列四组中,全部属于作者对谢吉人的期望的一组是(3分):( )
①四封之内,尊无与二 ②子往试求之 ③一切掩他人之长而蔑视之 ④谙事而不计利害 ⑤既以上绳祖武,又以绍诸乡先辈之徽 ⑥因青峙而得尽交其贤士大夫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④⑥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讲叙“烧车御史”谢芗泉先生的故事,有赞扬谢吉人是名门之后、期望他继承祖父德行的意图。
B.作者以长者的身份,告诫谢吉人不要因为做了官就颐指气使,应注意“巍然处于众人之上”带来的危险。
C.文章以宓子贱治单父、孟子对乐正子为政的指导、庞参做汉阳太守时拜访任棠的故事为例,论述了寻求贤能之士来辅助自己的重要性。
D.作者向谢吉人推荐左青峙,是因为左青峙明白事理却不计较个人得失,与仁者交朋友,以此来磨砺德行。
5、把文中划横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吉人乃索予为序,而乞言以纠其不逮。(3分)
(2)内之傲者日胜,外之欺者日众,兹其所以舛也。(3分)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