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语言运用题]

改错得体_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表达简明、得体120字左右材料一

19.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对我国设立抗战纪念日和国家公祭日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语言表达简明、得体,120字左右。
  材料一:新华社北京2月27日电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材料二:德国反法西斯主义者联盟主席福尔克马尔•哈尼施说“中国的抗日战争为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画上了句号,对此应该确定一个纪念日。中国的这种做法是正确的,也是令人尊重的。”
  材料三:日本政治评论家本则二郎说,中国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在清楚地表明反对日本再次走向帝国主义的态度。同时也是在向日本民众发出呼吁,共同维护地区以及世界和平。

参考答案: 19.示例: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悼念死难同胞,揭露战争罪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更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反思民族悲剧的成因,避免历史惨剧在我们身上重演。同时正告日本当局,为侵略历史翻案的企图注定要落空。
  细则:
  ①观点共2分。要全写出论述对象——“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给1分,如只写“设立纪念日”或“这些做法”不给分;表明态度给1分,如“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赞同”“正确”“拥护”等。
  ②论述要求答两点以上理由,每个理由给1分,共给2分;但两个理由仅限谈对我国的作用,没有提及日本、世界的,只按一个理由来给分,共给1分。
  ③语意连贯给1分。如把“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分开来论述,则不给“语意连贯”1分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