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文言文题]

复蒋松如书 (清)姚鼐久处闾里,不获与海_试题答案及翻译

二、文言文阅读(22分。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复蒋松如书(清)姚鼐久处闾里,不获与海内贤士相见。冬间,舍侄寄至先生大作数篇,展而读之,欣忭不能自已。聊识其意于行间,顾犹恐颂叹盛美之有弗尽,而其颇有所引绳者,将惧得罪于高明,而被庸妄专擅之罪也。乃旋获惠赐手书,引义甚谦,而反以愚见所论为喜,于是鼐益俯而自惭。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鼐与先生虽未及相见,而蒙知爱之谊如此,得不附于左右,而自谓草木臭味之不远者乎?
  自秦汉以来,诸儒说经者多矣,其合与离,固非一途。逮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而其审求文辞往复之情,亦更为曲当,非如古儒者之拙滞而不协于情也。而其生平修己立德,又实足以践行其所言,而为后世之所向慕。故元明以来,皆以其学取士。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其言有失,犹奉而不敢稍违之;其得亦不知其所以为得也,斯固数百年以来学者之陋习也。
  然今世学者,乃思一切矫之,以专宗汉学为主,以攻驳程朱为能,介于一二专己好名之人,而相率而效者,因大为学术之害。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然苟大小之不分,精粗之弗别,是()今之为学者()陋,且有甚()往者为时文之士,守朱子之说而失于隘者矣。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愚陋率达臆见,幸终宥之。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侄寄至先生大作数篇舍:客居
  B.而其颇有所引者绳:纠正
  C.而自谓草木味之不远者乎?臭:气味
  D.宋程朱出,实于古人精深之旨所得为多逮:等到
  6.将文言虚词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组是
  是()今之为学者()陋,且有甚()往者为时文之士
  A.以其于B.则之于
  C.则其乎D.且之而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B.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C.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D.鼐非不自度其力小而孤/而义不可以默焉耳/先生胸中似犹有汉学之意存焉/而未能豁然决去之者/故复为极论之
  8.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鼐住在乡里,由侄儿给蒋松如寄信,蒋读了非常高兴,并且赞同姚鼐的主要观点。
  B.二程、朱熹对古人精深意旨的阐发比前人更加妥当,不像前儒笨拙呆滞而不合于情旨。
  C.二程、朱熹更注重品德修养,又实实在在地在实践自己的学说,从而被后人所钦慕。
  D.当代学者,由沽名钓誉的人带头,以批驳程朱为能事,矫枉过正,成为学术的大害。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又以知君子之衷,虚怀善诱,乐取人善之至于斯也。(4分)
  (2)利禄之途一开,为其学者,以为进趋富贵而已。(3分)
  (3)夫汉人之为言,非无有善于宋而当从者也。(3分)

参考答案: 二、
  5.A(舍:谦辞。舍侄,侄儿。
  6.B
  7.D
  8.A
  9.而且又因此了解了君子的内心,虚心善诱,乐于吸取他人的长处到了这种程度。
  利禄的道路一打开,那些研究这种学问的人,把它当作获取富贵的手段罢了。
  汉儒的言论,并不是没有超过宋儒而应当吸取的内容。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