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吴元珪,字君璋,广平人,少简重。至元十四年,世祖召见,命侍左右,授后卫经历。十七年,从幸上都,受命取御药于大都万岁山。元珪乘传,未尽一昼夜而至。帝奇其速,擢枢密都事。尝从同知枢密院事俺伯进西蕃铠甲,帝问其制度,元珪应对详明,帝益奇之。枢密院奏京师五卫、行省、万户府设官有差,均俸禄,给医药,设学校,置屯田,多元珪所论建。
大德元年,除吏部尚书。选曹铨注,多私其乡里者,元珪力矫之。累迁工部尚书。河朔连年水旱,五谷不登,元珪言:“盖民力息则生养遂,生养遂则教化行而风俗美。”宰相韪其言,土木之工稍为之息。六年,佥河南行中书省事。初朱清、张瑄以金币赂当道,及败,具籍受赂者姓名,惟元珪一无所污。
武宗即位,由佥枢密院事拜枢密副使。诏议政中书,皆切于世务者。初,诏发军万人屯田称海,海都之乱,被俘者众。至是,颇有来归者饥寒不能存,至鬻子以活。元珪奏其事,诏赐钱赎之。帝在军中,闻元珪名,至是特加平章政事,赐白金二百五十两。
皇庆元年,出拜江浙行省左丞。江淮漕臣言:“江南殷富,盖由多匿腴田,若再行检覆之法,当益田亩累万计。”元珪曰:“江南之平,几四十年,户有定籍,田有定亩,一有动摇,其害不细。”固争月余,不能止,移疾去。复为枢密副使,召见嘉禧殿。帝曰:“卿先朝旧臣,宜在朕左右。”特加荣禄大夫,赐钞五千缗,貂裘二袭。元珪奏曰:“今经理江淮田亩,第以增多为能,有司头会箕敛,俾元元之民困苦日甚,臣恐变生不测,非国之福也。”
英宗即位,元珪与知枢密院事帖木儿不花上言:“诸王近侍不可干军政,管军官吏不可渔取军户,有司赋役当务均一,军官袭职惟传嫡嗣。”帝并嘉纳之。元珪以年老致仕。至治三年卒。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幸上都幸:帝王亲临(某处)
B.多私其乡里者私:偏袒
C.宰相韪其言韪:(认为)不对
D.第以增多为能第:只管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吴元珪关心人民疾苦一组是
①元珪力矫之②盖民力息则生养遂,生养遂则教化行③惟元珪一无所污
④元珪奏其事,诏赐钱赎之⑤固争月余⑥诸王近侍不可干军政
A.①②⑤B.②④⑤C.①③⑥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元珪认真执行皇帝的命令。有一次接到取御药的命令后,他乘坐驿车,不到一个昼夜就从大都万岁山把药取回了上都,使皇上感到非常意外。
B.吴元珪敢持不同意见。江淮漕运官上奏想要重新核查江南的田亩数,元珪认为江南每户都有额定的人口,田地也有额定的亩数,轻易改变会带来不小的害处。
C.吴元珪关心百姓。他上奏认为,有关部门在江淮田地的经营管理上赋税苛刻繁重,使得百姓一天比一天困苦,担心这样下去意料不到的变故可能发生。
D.吴元珪一直深受几代皇帝重用。世祖、武宗、英宗等都对他委以重任,言听计从,并多有嘉奖。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元珪乘传,未尽一昼夜而至。帝奇其速,擢枢密都事。(5分)
(2)至是,颇有来归者饥寒不能存,至鬻子以活。(5分)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