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务员>国家公务员

问题:[单选题]

荀子的“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明代王夫之的“知行相资以为用”,从哲学的角度,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

物质与意识

B、

认识与实践

C、

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

D、

静止与运动

参考答案: B

  参考解析

本题为马哲常识
第一步:分析考点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意思是:没有听到的不如听到的,听到的不如见到的,见到的不如了解到的,了解到的不如去实行,学问到了实行就达到了极点。荀子所强调的“行”即身体力行。题干中两句话表述了知与行的关系,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所以选B。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选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题干强调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不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排除。

C选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来源,是理性认识的基础。但题干不仅强调了认识,还强调了实践,排除。

D选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永恒运动着的;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题干强调的是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而不是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排除。

故本题选B。
【2020-上海A-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