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其他题]

经典阅读_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

高三语文附加题(40分)
  一、阅读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初,注《庄子》者数十家,莫能究其旨要。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竟而秀卒。秀子幼,义遂零落,然犹有别本。郭象者,为人薄行,有俊才。见秀义不传于世,遂窃以为己注。乃自注《秋水》《至乐》二篇,又易《马蹄》一篇,其余众篇,或定点文句而已。后秀义别本出,故今有向、郭二《庄》,其义一也。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20.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21.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请写出竹林七贤中其他任意两人的名字。(2分)
  22.下列哪一个成语故事不是出自《庄子》?()(3分)
  A.南柯一梦B.朝三暮四C.庖丁解牛D.望洋兴叹
  23.为何向秀、郭象的两种《庄子》注本内容基本一致?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2分)

参考答案: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
  20.向秀于旧注外为解义/妙析奇致/大畅玄风/唯《秋水》《至乐》二篇未竞而秀卒。
  21.嵇康、阮籍、山涛、刘伶、王戎、阮咸
  22.A
  23.郭象见向秀注本未在世流传,便窃为己用。仅自注《秋水》《至乐》,改注《马蹄》,余篇修订文句。后来向秀释义副本出现,所以两种注本内容基本一致。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