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其他题]

经典阅读_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公孙丑曰: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3分)
  鲁欲使乐正子为政。孟子曰:“吾闻之,喜而不寐。”
  公孙丑曰:“乐正子强乎?”曰:“否。”
  “有知虑乎?”曰:“否。”
  “多闻识乎?”曰:“否。”
  “然则奚为喜而不寐?”曰:“其为人也好善。”
  “好善足乎?”曰:“好善优于天下,而况鲁国乎?夫苟好善,则四海之内,皆将轻千里而来告之以善。夫苟不好善,则人将曰:‘訑訑,予既已知之矣。’訑訑①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士止于千里之外,则谗谄面谀之人至矣。与谗谄面谀之人居,国欲治,可得乎?”
  (选自《孟子·告子下》)
  【注】①訑訑(yí):听别人意见时的不耐烦声音。
  23.通读文段后可知,熟语“”即源于此。(1分)
  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析孟子的为政观。(2分)

参考答案: 23.拒人于千里之外
  24.孟子认为为政必须好善。只有广泛听取别人意见,有识之士才会前来,国家才能治理好,否则,奸邪的馅媚之徒就会乘虚而入。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