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其他题]

经典阅读_观沧海B.思旧赋C.与山巨源绝交书D.吊屈原赋

一、阅读文言文材料,完成20~23题。(10分)
  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辞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节选自韩愈《送孟东野序》)
  20.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3处)(3分)
  21.司马相如、扬雄与▲、▲在文学史上被合称为“汉赋四大家”。(2分)
  22.下列作品不属于魏晋时期的是(3分)
  A.《观沧海》B.《思旧赋》C.《与山巨源绝交书》D.《吊屈原赋》
  23.请简要概括韩愈认为魏晋时期“鸣者不及于古”的原因。(2分)

参考答案: 20.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评分建议:每处1分。少于3处,见对给分;多于3处,见错扣分。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对断句知识的了解情况及对文意的理解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文言断句习惯上称为句读。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文意,在断句前先要对原文内容理解;断句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找名词定句读,其次是找虚词定句读,本句就是通过重点虚词来攻克。“也”“邪”表示句末语气助词,后面都要有停顿,“而”表示并列关系,前后都应有停顿。
  21.班固张衡评分建议:每点1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积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来源于日常的日积月累。
  22.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积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来源于日常的日积月累。贾谊,不属于魏晋时期,而是西汉。
  23.鸣者有不足,善鸣者不能鸣。评分建议:每点1分,如答“人才被埋没”亦可。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常识积累的能力,能力层次为A(识记。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积累,来源于日常的日积月累,对著名作家、作品、生平、功绩的把握。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