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作文题]

作文题“民国老课本由叶圣陶等人主编”审题立意|范文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民国老课本由叶圣陶等人主编,丰子恺插图,其中有篇题为“蜘蛛结网”的课文:
  “蜘蛛在檐下结网,既成。一蜻蜓飞过,误触网中。小儿见之,持竿挑网,网破蜻蜓飞过。”
  你对“小儿”的行为有何看法?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22.写作提示:
  对于“小儿”的行为,可表示赞成,也可表示反对,还可辩证看待。
  如赞成“小儿”的做法,可从小儿”的行为的本质是对生命关爱和尊重这一角度说理。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仁”是儒家思想的根基,孟子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而佛家、道家更是讲博爱之心,慈悲万物,不可杀生,不可见死不救。从这一角度理解,唤起对生命的悲悯与关爱,应是教材编写者编写该课文的主要用意。
  如反对“小儿”的做法,可从这样的角度说理:“小儿救蜻蜓”的行为,似乎又破坏了自然界物竞天择的生存法则,也有悖于我们当今所倡导的生态平衡、自然和谐的精神理念。
  如辩证看待,可对“小儿”行为的利弊及其影响表达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不管从“人文”还是“自然”角度看问题,都应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应重点围绕“为什么”而写作,即或赞成,或反对,或辩证看待“小儿”行为的理由;第二,立意应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含意”——若抛开材料内容,不是针对“小儿”的行为发表看法;或只把爱心、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当作话题泛泛而谈,应视为偏题之作。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