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作文题]

作文题“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审题立意|范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也火了来自复旦附中16岁的诗词学霸武亦妹。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武亦妹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想学金融的上海高二学生姜闻页,并不觉得读诗词浪费时间,她说“接受美的熏陶,让自己能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的土地上”。但也有同学说“高考只占5分的古诗文默写,用背书的时间可以多做好几道理科题,分数早回来了!”“我又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吗?”还有人说,中国的未来不会属于像武亦妹那样只会背古诗词的少年。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22.本次作文试题采用的是2016年全国课标卷瓜作文命制形式。在题目要求中没有明确的任务驱动指令,但在命题所给的材料中暗含了对考生思考、辨析与选择能力的思辨考查,同时命题的材料彰显时代特色,既体现命题者对时代热点问题的把握,也意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关注现实。作文材料具有一定的情境性,立意角度多,鼓励发散思维,有效地防止宿构和抄袭。
  本题的作文立意角度多,可正面立意: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腹有诗书气自华,科学与诗意并非不能两全;也可反面立意:过分功利是诗意人生的大敌,分数换不来气质;还可以综合立意,中国的未来应该属于什么样的人,如中国的未来需要充满诗意的人,而不是只会考试的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非非此即彼等等。
  关于本题任务驱动型几个层次的说明:如果仅就材料中的武亦姝和姜闻页谈古诗文积累对他们成长的影响为就事论事,如果就材料中的武亦姝和姜闻页谈古诗文对一个人的成长的作用,谈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古诗词的学习为就事论类;如果就材料论及优秀传统文化对一个人的成长,对一个民族的作用等为就事论理。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