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作文题]

作文题“一天,一只公鸡满地觅食”审题立意|范文

五、写作(60分)
  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材料一一天,一只公鸡满地觅食,啄来啄去,找到了一颗珍珠,它把这颗珍珠交给了所碰到的宝石工人。它说:“这的确很精巧,但我需要的不是玩意,而是一些小米粒。”
  材料二一个没有文化的人,得到了一份珍贵的手稿,他把手稿送给了邻居的书店老板。这个人说道:“我相信这手稿一定写得非常不错,但我更倾心那一枚枚小小的银币。”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7.参照2015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材料由两段同质性文字组成。公鸡需要的不是精巧的珍珠,而是一些小米粒;那个没有文化的人尽管知道手稿的珍贵,但他更倾心那些银币:他们的真实所需决定了对于外物的价值判断。米粒是生命之维系,银币是生活之必需,实用主义的考量,是公鸡与那个没有文化的人估衡事物价值的标准。由此可以引发以下一些问题的思考:价值取决于什么?需要与舍弃,标准在哪里?实用与审美,物质与精神,其价值怎么裁定?作为有理性的高等智能动物的人,维系我们生存与生活的真正需要是什么?该如何面对我们生命中的“有”与“无”?该怎样评判“精巧”与“实用”,“精神”与“物质”?我们能够像公鸡和那个没有文化的人那样丝毫不为“珍珠”“珍贵的手稿”而动心,而能坦然淡定地将它们交给真正需要它们的人吗?面临“需”“取”“舍”“予”的紧要关头,我们又需要怎样的智慧和勇气呢?我们能够尊重并遵从白己内心真实的意愿而生活,而不是被那些并非需要的“珍珠”所绑架所奴役吗?我们是否能学会够涵养、丰富白己的文化底蕴,而不轻易就被几枚银币所桎梏,而将珍贵的精神的瑰宝拱手让人乃至弃若敝履吗?基于上述问题的思考、探讨,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阐发白己的感悟。参考立意:(1物取所需,理性估衡;(2价值取决于需要;(3学会“取”“予”,不为物役;(4尊重白己的真实意愿而生活;(5“宝刀赠英雄,红粉送佳人”,物归所主,才不致埋汰其珍贵的价值;等等。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