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作文题]

作文题“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审题立意|范文

五、写作(70分)
  19.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俗话说:“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自有道理,然而“沉默是金”也是至理名言。古训要人们“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可是又告诫“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网络上正流行一个说法,“看过上百句格言,就能够立刻让你智商归零。”
  上面的材料,引发你怎样的感悟和联想?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3)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19.参见2014年福建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题意分析】
  格言之间出现矛盾,并不减损格言的价值。道理有它适用的对象和条件,真理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我们理解和运用格言不应简单化,绝对化,不应被当作教条,简单地到处套用。
  思考本则材料的核心问题应注意两点,一是应关注为什么格言会出现内涵截然相反的情况?这里是否有孰对孰错的问题?二是为什么材料说“看过上百句格言,就能够立刻让你智商归零。”
  首先,对于第一个核心问题应认识到,格言之间有矛盾冲突显而易见也很正常。但流传久远、传播广泛的名言都有道理在里头,对立并不等于一定会有孰是孰非、此正彼邪的问题。由此来谈,世间事物本就充满矛盾,处于复杂变幻的环境中,格言讲道理也不应简单化,以不变应万变。应看到各自成立的不同条件。
  其次,从第二句看,表现出的是一种对不同言论一概接收后无所适从的状态。因此,可以由此来分析对于具有权威性的言论如何来接受的问题。
  应注意的是该材料关注的是对内涵指向相反的格言应有的态度,而不是关注格言本身。如果仅仅从材料中的某一句或一组格言的角度立论,如从“宰相肚里能撑船”去谈“宽容”就脱离了材料的核心内涵。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