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2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写作材料作文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答案解析】1.审题:读懂材料,压缩出材料的重心?【大意】恰如我们每天所看到的,天地好像一动也不动,其实天地的活动一时一刻也没停止。早晨旭日东升,傍晚明月当空,可见日月昼夜都在奔驰,可在宇宙中,日月的光明却是永恒不变的。所以一个聪明睿智的君子,平日闲暇时胸中要有一番打算,以便应付意想不到的变化,忙碌时也要做到忙里偷闲,享受一点生活中的乐趣。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
2.分析关系、选取角度。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闲时,吃紧的心思;忙处,悠闲的趣味;生活的状态,生活的作为。
3.确定立意。闲时,吃紧的心思;忙处,悠闲的趣味,生活的状态,生活的作为。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立意:闲时吃紧,忙处悠闲,彰显生命大智慧
4.列出提纲。
中心论点:闲时吃紧,忙处悠闲,彰显生命大智慧。
主体部分:一、闲时吃紧:首先、明确吃紧内涵;其次、正面论证闲时吃紧的意义再次、反面论证闲时不吃紧的危害最后、简洁总结,强调论点。
二、忙时悠闲:首先、明确悠闲内涵其次、正面论证忙时悠闲的意义再次、反面论证忙时不悠闲的危害最后、简洁总结,强调论点结尾:总结全文,强调中心论点。
【范文】
闲时吃紧,忙处悠闲
人生匆匆数十载,或闲或忙,都是生活的常态。《菜根谭》告诫人们:“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能够游刃于悠闲与匆忙之间,方能彰显生命的大智慧与大境界。
闲时,我们要有吃紧的心思,以积极有为的行动,对抗生命的虚无。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会让人陷入没有期待、无需付出的平静与死寂,这样的生活必然消耗生命的活力与精神。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说的就是他们在人生处于低谷时,没有任凭平庸的生活,消磨那些没有边际的空闲,而是充分利用那些无从打发的时间,以著书立说的方式对抗时间的流逝。
历史上,这样的人物太多,不得不提的就有戴罪闲居黄州的苏轼。在黄州团练副使的闲职上,他没有蹉跎岁月,虚度年华,而是在诗文创作上精益求精,迎来了自己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高峰。文革期间,沈从文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住在一个叫双溪的地方,陪伴他的只有万顷荷花,而就在这清闲而凄苦的环境中,仅凭记忆,完成了二十一万字的服装史。
他们都是因为生命中一些不能自主的遭遇,拥有了迫不得已的清闲,然而他们都深深明白,在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以积极有为的行动,成就了生命的丰盈。
忙碌,是生命中另一种常态。忙处,我们要有悠闲的趣味,以坚实的自我,突破生命中无尽的琐碎。有个商人和渔夫的故事非常著名。行色匆匆的商人到海边搭船,看见一个渔夫悠然自得地躺在自家小船上晒太阳,不由得提醒渔夫赶紧去捕更多的鱼,赚更多的钱,买艘大船,天天晒太阳。渔夫笑道:“你看,现在我正快乐地享受灿烂的阳光呢!”是的,天天挣大钱的商人为了没完没了的生意而忙碌奔波,何曾有过空闲,享受温暖的阳光?
周国平说:“这个世界既充满着机会,也充满着压力。机会诱惑着人去尝试,压力逼迫着人去奋斗,都使人静不下心来。”我们时常就如那个故事中的商人,面对机会与压力,被无尽的琐碎和忙碌所淹没,而忘却了悠闲地驻足欣赏,错过了生命中许许多多美好的风景。慢慢走啊,欣赏!繁华落尽,只有悠闲的生活趣味,才能守护住自我的心灵世界,才能赋予生命以诗意和美感。
人生或许就是这样:活得清闲,自然潇洒,然而平庸的生活,消耗生命的活力;活得忙碌,被无尽的琐碎包围,又容易让人浑浑噩噩,迷失自我。只有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才能活出生命的丰盈与从容。
【思路点拨】材料类作文命题。审题时应关注五点:①审题干。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告诉你是材料类命题,满分60分。文章不少于800字。②审材料。材料式命题的材料大体可以归为三类,寓言类、名言类、新闻类。③审导思。这些文字引导你思考的方向。如“有网友说:这个事件,最值得我们反思的是当代青年人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心。”“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认真阅读材料,把握含意。”
④审题核。题核,指命题的核心部分,它一般要明确题目或话题,如“请就青年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展开思考”、“你支持那个观点?请认真思考”。退一步要写明“感想、感悟、联想、启示”等指导立意取向的文字。⑤审要求。如“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