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24.【写作】
这篇作文有一个核心问题:在校服上涂画。分析第一个对话,可以从两个角度立意,首先是学生角度,学生为什么要在校服上涂画,这是一个中学生张扬个性的问题,校服是学生身份的象征,是规则的体现,是统一的象征,是纪律的体现,抓住这一点就可以写出三个立意:一是张扬个性,二是崇尚规则,三是在规则之下张扬个性。其次是班主任角度,学生在校服上涂画,班主任强制学生洗掉,洗不掉就用白色涂改液覆盖,这是一种生硬的教育方式,学生也可以抓住这一点来写。第二个对话,学生的校服上有张靓颖的亲笔签名,这不仅仅是一个追星的问题,而且是在校服上涂画的问题,也就是说追星不能以损害校服、损害形象为代价,这不简单是一个明星效应的问题,而是要论述明星签名和校服涂画的关系。第三个对话,学生在校服上试笔,因为校服便宜,这也不简单是一个奢侈浪费的问题,而是一个中学生的价值观问题,论述的焦点应该是便宜和校服涂画之间的关系。
网上有老师总结出了这篇材料作文的立意,直接照抄如下:
从“校服涂画”内容上挖掘,隐含在材料中的信息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青春特质、个性特点
⑴在校服上涂画,以标新立异、彰显个性,这是青春的特质。
⑵在校服上涂画以表达个性,是不恰当、不理智的表现。
⑶在校服上涂画喜爱之物,是传达思想、寄托情感的方式。
⑷让歌星直接在校服上签名,表现了青少年对偶像的崇拜。
2.校规、校纪、校容
⑴学生在校服上涂画,有违校规,有损校容。
⑵要求学生将涂画在校服上的机械猫洗掉,反映班主任管理方式的简单粗暴。
⑶学生用涂改液盖住机器猫,表达学生对校规、校纪的妥协和巧妙规避。
⑷学生在校服上涂画,折射出学校管理和学生个性发展的矛盾冲突。
3.生活态度
⑴在校服上涂画喜爱之物,是热爱生活、追求时尚的表现;
⑵在校服上图画,反映了生活散漫、不重视细节的不良习惯。
⑶在校服上试笔,说明了当前一部分学生对物质不珍惜的生活态度。
4.社会反应
⑴记者对校服涂画事件的采访,表明社会对青少年成长的关注。
⑵记者对校服涂画事件的采访,表明社会对学生个性发展、审美取向的关注。
通过改作文,我发现了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即脱离材料,过于拔高作文的立意。有的同学抓住了新材料作文中的“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这句话,不顾及整体,于是写出了“不要用错误掩盖错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能只抓表面”、“人要找到正确的位置”、“要三思而后行”等等“只抓一面,不及整体”的作文,这些同学忽略了新材料作文的前提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所谓全面理解材料,就是确定作文的写作范围,新材料作文不是随便抓住一个角度就可以写的,而是有限制、有范围的。就这篇文章而言,全面理解材料的意思就是要抓住“在校服上涂画”这个范围,超出了这个范围,作文就容易偏离题意。
还有的同学对作文的立意拔得过高,例如从校服涂画写民族意识、传统文化、国家命运等,这与校服涂画现象本身已相距很远了。也就是说,新材料作文立意的“度”要把握,直接写材料的现象会导致作文比较浅显,但过于高的概括往往会使作文偏离题意。比较典型的就是:从校服涂画上升到对校服的尊重,从对校服的尊重引申到校园文化,从校园文化上升到中国文化,再从中国文化上升到民族意识,这种“节节拔高”的思维方式是不符合新材料作文的立意要求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只需要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要么写成一篇评论,要么从中提炼出一个普遍性的观点,围绕这个观点进行论述。
对于新材料作文来说,辩证地分析材料、概括论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例如“个性张扬须有道”、“要个性,也要尺度”、“当制度与个性发生冲突”、“校服涂画中的个性与审美”、“规则与个性”等等,这种辩证分析的意识是值得鼓励的。
【范文】
校服涂画中的个性与审美
广州一考生
校服作为一间学校的统一服饰,被画上憨厚可爱的机器猫,被潇洒飘逸的明星签名,这一现象不得不令人感慨中学生的奇思妙想,但同时也引发我们深思:各式校服涂画的背后藏着中学生何种诉求?
依我之见,学生在整齐统一的校服上涂画,实则表达了他们张扬个性的强烈渴望。他们对个人独特性的需求在服饰里寻得了突破口。
学校要求学生统一校服,原因无非有二。一是为了杜绝学生间的穿戴攀比,二是为了保证整齐划一的笑容,熟不知这“整齐划一”的理念触动了学生的敏感神经。
在如今讲求个性化的时代,中国传统美学中的“整齐和谐”已不能满足中学生多元化的个性需要。他们拒绝千篇一律的校园模式,拒绝千篇一律的教室构造,拒绝千篇一律的校服校鞋。某种程度上来说,大班教学的教学模式已让学生沦为几十个学生中平庸的一员。当教育使个人独特性丢失,学生们欲图寻找方式挣脱“整齐划一”,防止自己成为教育流水线上疑似“克隆”的商品,避免“相同的短发,相同的校服,相同的校鞋”复制出“相同的人”的尴尬场景出现。究其根源,校服涂画不过是中学生想在茫茫人海中寻找自己的独特位置的方式罢了。
罗素曾说:“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确实,整齐划一的校服难以满足中学生个性审美的需要,不符合现今时代多样化的审美标准。康德曾写道:“美是一种无目的的快乐。”某种程度上来说,统一的校服遏制了学生自由审美能力的发展。在这个追求“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审美时代,学校却要求学生重拾“千人一面”的审美标准,未免有忽视学生审美教育,限制学生审美自由之嫌。当西方国家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上课地点时,中国学生依然在为整齐划一的校服发愁,这不得不引起人深思。
诚然,校服涂画展示了学生的个性张扬和审美需求,学生的涂画现象可以被理解,无可厚非。但是,机器猫和明星签名等等涂画内容必须使我们警惕。虽然学生具备了审美能力,但似乎学生们的心理尚未成熟,尚未对美和个性有恰当合适的理解,倘若学生对个性的理解仅限于喜爱动漫和歌手明星,这种审美认识难免有些肤浅鄙陋。
因此,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正确引导学生张扬个性,教育者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会学生欣赏美比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因为“发现美”才是学生“活得好”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审美教育和个性张扬,绝不能仅限于解决校服涂画一事。
清人赵之谦梦见自己进入了鹤山,仰头一看,空中有一千二百只鹤。梦醒恍然,鹤即是书。一千二百七十九只鹤的激越之美,亦是智慧的聚舞。
审美的教育,亦是智慧的教育。
下水作文:
校服涂画当休矣
佛山顺德乐从中学:谢植宣
某报社记者发现中学生校服上的涂画现象较为突出,于是采访调查,结果发现,校服涂画的形式、原因千奇百怪。教育的话题从来不缺,但这次由校服而引发,虽有点意外但也不愕然。校服,学生的身份标识,而校服往往有学校的区别,于是校服也是一间学校形象的外在认知。但是如果记者在采访中问:“你喜欢学校的校服吗?”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会摇头,对于崇尚个性自由的年轻学子而言,那统一的款式、单调的色彩,是无论如何也不会和潮流沾上一点关系的。所以,若非学校有统一的着装规定,校服,这个连鸡肋的地位都不如的校服,自然就不受待见,在校服上涂画也就是见怪不怪的事情。
其实,何止学生喜欢涂画,我们中国人历来就有涂画的习惯。古时诗人喜好游历,每到一地,诗兴大发,往往喜欢在庙宇的墙壁上、高山的绝壁上、甚至酒楼茶肆的柱子上题诗一首。不少题诗也成为了千古名篇,传唱至今,而题诗之地往往也成为了名胜古迹。苏轼的《题西林壁》不就是题在庐山西林寺的墙壁上的吗?文人骚客,绝地胜景,两相辉映,倒也显得人杰地灵。但麻烦的是我们没有诗人的才情,却有着诗人一样的情怀,每到一地,在乎的不是景观,而是那“到此一游”的铭记,甚至这样的涂画还漂洋过海,走出国门,等到埃及名胜卢克索神庙的石壁上出现了“丁锦昊到此一游”的涂画时,我们才意识到,原来这是一个陋习。所以,面对无处不在的涂画现象,中学生在校服上涂画这又是多大的事呢?甚至根本就不是事。中华民族素来是天生的乐观派,若非无处可逃,是绝不会深刻反思的。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乱涂乱画的背后其实是自身价值取向混乱的体现。在这个崇尚个性自由的时代,我们极度排斥共性,无时无刻不想体现自己的标新立异,好像只有如此才能把自己从茫茫人海中区分开来,只有如此才能宣示自己的存在。所以,在校服上涂画,其实只是时代思潮在中学生身上的投影而已。
因此,一个中学生虽早过了追看《哆啦A梦》的年龄,但依然会把机器猫画在校服上,因为这样会显得与众不同。一个学生把张靓颖视作偶像,能让偶像的名字涂画在校服上,这样独特的标识绝对是“仅此一家,别无分店”。而直接在认为很便宜的校服上试笔,这样的行为该是多么的另类而潇洒。其实,我们到处留下“××到此一游”,不也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与众不同吗?强调自我,甚至标新立异,其实并不是问题,毕竟时代的发展也赋予了我们多元表达的权利和自由,但是当自我意识的膨胀突破了自身的形象素质、社会公德的时候,则显得不合时宜了。校服既是学生的身份标识,也是学校形象的外在认知。就如一个国家的国旗、国旗,代表的也是一个国家的形象,对国旗国徽的不敬既是对国家形象的抹黑,其实也是对自身身份的否定。同理,一个学生,张扬个性没有错,但是在代表学校和自身形象的校服上乱涂乱画则显得不妥。
所以,如果你有一身校服,那么就请你珍视它,尽管它并不新潮,但是它是你学生时代纯真生活的见证,生活确实也需要多姿多彩,但是,没有了那纯真的黑白时代,何来日后的色彩斑斓?既然是学生,就请保持生活的原色,校服,不需要“抹黑”。
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等级
50
分内容25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表达25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书写工整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书写较工整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书写潦草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难辨
发
展
等
级
10
分一等二等三等四等
立意深刻
材料丰富
语言有文采
见解、构思新颖立意较深刻
材料较丰富
语言较有文采
见解、构思较新颖立意略显深刻
材料略显丰富
文句略有表现力
见解、构思略有新意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新意
说明:
①基础等级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符合文体要求,指符合考生所选文体的要求。
②发展等级评分,依据4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只需一点突出,即可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③未拟标题扣2分。出现错别字,1-2个不扣分,3个扣1分,4个扣2分,5个扣3分,6个以上扣4分。重复的不计。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
④抄袭的文章,“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
【关于扣字数分的评分细则】
①写了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
②写了400字的文章,2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③写了300字的文章,1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④写了200字的文章,10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⑤写了100字的文章,5字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⑥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⑦只写标题的,给1分,不评0分。
⑧完全空白的,评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