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作文题]

作文题目_筷子|自嘲_审题立意|范文

26.(1)以“筷子”为对象写一篇说明文。(10分)
  要求:①符合说明文文体特点。②字数不少于200字。
  (2)“自嘲”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自我嘲笑”。自嘲既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也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还是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每个人都可以自嘲,也可以评议他人的自嘲。请以“自嘲”为题目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26、略
  略
  解析:重庆卷今年两个作文题目,一大一小。这种命题形式自1998年起,就没出现过。
  说明“筷子”的作文,比较好写,但要写出200字来,也不容易。况且,这几年说明性文字训练得少,学生也没有心理准备,不容易。
  “自嘲”,明显是从鲁迅先生的自嘲诗借用而来,写作的范围相对比较单一,关键在于一个“嘲”字,“嘲”什么?如何“嘲”?
  我觉得“嘲”字有些讽刺的意味、幽默的意味、自贬的意味。
  嘲自己的自作聪明,这是一种反思;
  嘲自己的学识浅薄,这是一种自省;
  嘲自己敢与老师对着干,这是一种勇气;
  嘲自己光干不说,被人误解,这是一种反抗;
  嘲自己与父母故意闹别扭,这是一种伎俩;
  嘲自己自卑、自馁、不自信,这是一种自信;
  嘲自己表面见多识广,但真到关键时刻,就六神无主,这是一种成长……
  关键是抓住“自己”与“嘲笑”的环节来展开全文。
  鲁迅也曾自嘲,但他写的深刻性在于不仅仅是指自己,也含有嘲讽社会的意味。
  你的文章也可以这样去写,写社会不良现象,用嘲讽的手法。如送礼、走后门、拉关系、回扣、做好事还被人误解、环境污染、自己热情他人冷漠等等。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