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作文题]

作文题目_一枝一叶一世界_审题立意|范文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唐诗曰:“一叶落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目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26.略
  解析:这是一个比喻性话题。
  古诗曰:一叶落而天下知秋;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叶勃发而见春。
  “一叶一枝”指什么?
  “一世界”指什么?
  实际上,“一叶一枝”指小事,“一世界”指整体。两者加起来,就是以小见大,即一叶知秋。
  这样,题目的主旨就把握住了,那就是用以小见大的写法,来写人、写事、写思想。
  一、此题先入题,要从自然始。
  一叶知秋,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小的事物也有大的境界,小事也能反映出大道理,即一滴水也能反映出太阳的光辉。
  徐悲鸿的一匹马,反映出的是龙马精神,傲骨气概;
  齐白石的一尾虾,反映出的是自然天趣,是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与思索;
  张大千的长江图,烟雨巫峡,反映出的是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二、细微之处见精神。
  徐悲鸿在国外看到洋人看不起中国人,他立即应对:“最后我们看一看,谁的成绩好!”
  齐白石面对日寇的侵略,十分愤恨,当有一日本人求画时,他写上五个字“齐白石死了”;
  铮铮铁骨,一枝一叶总关情。
  开放的中国,也是这样,对世界的负责任的态度,看到印度洋海啸,我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