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现代文题]

《天人合一》阅读题及答案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始终是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作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高度概括和集中体现,“天人合一”把人与自然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根本意蕴就是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尊重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周易》不仅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被道家、道教尊为“三玄”之冠,亦曾为佛教众多高僧大德所倚重,它还是最早表述“天人合一”思想的著作。《说卦传》指出:“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文言传》更有精妙的总结:“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些都成为“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成为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
  儒家主张“赞天地之化育”,其核心思想“仁”不仅仅针对人际交往,也包括对大自然、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友善,希望最终能够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孔子具有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的优秀品质,“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推及自然界。孟子的“仁民爱物”也有按照自然时节进行生产、生活的思想取向。经过历代大儒的传承、发挥,到了宋代,张载明确提出了“天人合一”的命题,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由此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被尊为道家和道教始祖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则进而强调:“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教也继承了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道教早期经典《太平经》指明凡事皆可一分为三,“天、地、人本同一元气,分为三体”,三者同心相合,即可成就万物。《阴符经》则用天、地、人“相盗”之说来体现天与自然之间相互补益的密切关系。佛教中“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等主张,也都体现了与“天人合一”异曲同工的生态世界观:人与自然构成了紧密的共生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世间万物之中,所有事物都显现着这种关系,所有事物也都因为这种关系而平等。人类保护了生态,也就是保护了人类自身。
  以上各家尽管在具体表述上有一定差异,但都致力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发展,而且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例如,《周易》要求顺天而动、适应自然,但又强调“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使大自然造福于人类。又如,《老子》有云:“道大,天大,地大,人(一本作“王”)亦大。”这也是在凸显人在天人关系中重要的主体作用。“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史上,儒、释、道之所以能够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周易》固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被各家一致认同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应该也是出现这种思想文化盛况的重要思想前提和文化基础。
  (选自张涛《天人合一——传统文化中有机整体的生态世界观》,2016年10月10日《光明日报》)
  4.下列关于“天人合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核心理念和重要命题,它高度概括并集中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
  B.从“天人合一”的视角看,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整体,人应该顺应、保护并保护尊重自然,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C.“天人合一”思想虽然最早是在《周易》中表述的,但《说卦传》、《文言传》中的相关论述才是这一思想的经典表述。
  D.“天人合一”的命题是宋代大儒张载在借鉴前人思想基础上明确提出的,这标志着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发展到新阶段。
  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陈寅恪先生认为,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儒、释、道三教比肩而立、相伴而行,并且都很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
  B.儒家主张“赞天地之化育”,即协助天地化育万物,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其核心思想“仁”不仅适应于人际交往,也符合人与自然关系。
  C.道教继承了道家的老子、庄子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思想观念,这从道教经典《太平经》、《阴符经》中可以窥见一斑。
  D.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依正不二”,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紧密的共生关系并因此而平等,这同样也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世界观。
  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被儒家奉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也被道家、道教尊为“三玄”之冠,同时受佛教重视,可见它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有着轻重的地位。
  B.孔子效法天地而感化万物,将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推及自然界,孟子提倡按照自然时节进行生产、生活,这些都蕴含了“天人合一”思想。
  C.在生态时节观方面,儒、释、道三家都致力于天人关系的协和发展,都强调人的主体意识和能动作用,虽然在具体表述上有所不同。
  D.“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受到儒、释、道三家一致认同,促进了三家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其历史作用甚至大于《周易》。

参考答案: 4.C
  5.A
  6.D
  
  4.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天人合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和概括能力。C项,“但《说卦传》、《文言传》中的相关论述才是这一思想的经典表述”不正确。文章第二段说的是“这些都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重要渊薮”,也是对“中国传统生态世界观的经典表述”。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分清答题的区域,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比如本题,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天人合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选项C源自文章第二段,选项曲解文意。
  5.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能力。A项,根据原文第一段,陈寅恪先生只是认为儒、释、道三教是中国思想的代表。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时候,首先应认真审题,“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那就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比如本题的A项,该信息源自文章第一段,文中说的是“陈寅恪先生指出:‘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儒、释、道在比肩而立、相伴而行的过程中,都对“天人合一”情有独钟、多所阐扬、屡有创获,并呈现出各自的特点和优势”。
  6.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D项,“其历史作用甚至大于《周易》”在原文中缺乏依据,“应该也是……重要思想前提和文化基础”中的“也”表示并列,是说都重要,没有说比《周易》更重要或作用更大。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像这种题目,考生应先认真审题,要从题干中审明答题的方向,比如本题中,“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然后就要到文中找到与选项有关联的文字,看一看文中的信息与选项是否一致。比如选项D.“其历史作用甚至大于《周易》”在文中没有依据,文中最后一段说的是“《周易》固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被各家一致认同的‘天人合一’生态世界观,应该也是出现这种思想文化盛况的重要思想前提和文化基础”。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