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现代文题]

《开荒》阅读题及答案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开荒陈来峰几个月不下地,花婶咯吱窝都憋得难受。她逛到村十字口,迎面撞见闹闹娘风风火火地往孬蛋家赶。
  一起去玩两把儿?闲着也是闲着!闹闹娘伸手扯花婶的衣襟。
  花婶躲瘟疫似得躲开了,叫,俺可不会!脑子不够使唤哩。
  躲开闹闹娘,又三三两两走来几个汉子,也直奔孬蛋家而去。
  柳叶不知从哪里杀出来,眼神和花婶一对,嘴一撇鄙夷地说,啧啧,看看咱村的人都成啥了!地都让政府征走盖高楼了,闲得慌啊!要是能有几分地伺候伺候该多好啊!我一定让它长得旺旺的,一根毛草都没有。
  柳叶这么一说,花婶眼睛忽地一亮,说,哎,柳叶,我发现一片荒地,可肥了,咱要不去瞅瞅?我看种点儿菜儿不错。
  两人志同道合,手挽手直奔村头而去。
  一个废弃的旧厂房外边,一片黑乎乎的空地,在太阳下闪着光。柳叶弯腰抓一把土惊叫道,我的娘啊!这么肥的地,种点菜一定收他一大堆。
  花婶一巴掌拍在柳叶的背上,走!回家取锄头去,说干就干!
  不一会儿的功夫,花婶和柳叶折回来,甩开膀子就干起来,汗水从身上密密地冒出,舒服极了。
  柳叶耸耸肩,嗔怪道,有这么好的宝贝地,你咋不早说呢,干点活多舒服啊!
  花婶委屈地说,村里人玩牌的玩牌,出去做工的做工,我自己来开荒总觉得闷得慌。这下子好了,咱俩做个伴。
  说笑间,一片毛茸茸的地给整了出来,粉嘟嘟的,像初生的婴儿。
  这时,工厂看门的老头走了过来,背着手说,你们这是做什么呢?有力气没处使了。
  花婶笑脸相迎,说,大哥,我们种点菜,你给我们看着啊!收菜了给你一起吃!
  老头笑出了一脸的核桃纹,咂着嘴说,好说好说!这是俺儿的厂,我天天都在。说着嘴一撅一撅的,好像已经吃上了鲜淋淋的菜似的。
  花婶和柳叶天天来回忙活着,施肥浇水,哒哒哒地跑来跑去。闹闹娘看见了,惊叫道,你们俩弄啥哩!开荒去了?咋地,种地还没有种烦吗?说着扭着那如水桶般的粗腰走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那片地就是肥,菜叶绿油油的,小黄瓜水嫩水嫩,浑身挂着刺鲜淋淋的;西红柿仰着圆溜溜的小脸,羞红着脸;豆角齐刷刷地垂下,似少女的长发……
  花婶跟柳叶啧啧地称赞着,美得合不拢嘴。
  村里不知啥时哗啦啦围上来一群人,都啧啧称奇。牛叔说,柳叶啊,你们也不吭声,有好事也不想着大家!
  柳叶笑说,想吃就来薅!谁吃不是吃啊!那边还有空地呢,下季咱一起种点别的。
  好多人闻听都跃跃欲试。闹闹娘也在中间,眼馋地说,难怪啊花婶,不玩牌净干些私活啊!娘的,明儿我也不玩牌了,净输钱了!腰间盘也突突了。
  众人笑翻,牛叔乐得直不起腰,咳嗽着说,娘啊!还突突呢,你腰间盘是拖拉机啊!
  春去秋来,又该是播种的季节了。花婶和柳叶带领大伙在空地上审视,牛叔说,种麦子吧地太少,种点儿啥好呢?柳叶脑子快,说,种大棚蔬菜吧!冬天菜鲜,吃不完卖钱!
  大伙心里一亮,牛叔点头,又摇头说,可惜地块太小,施展不开拳脚。
  花婶去厂里上厕所,一眼看见一大片空地,杂草众生的。花婶心一紧,快步找到看门老头,笑眯眯说,大哥!这菜吃着可鲜?
  老头乐了,说,鲜得很!还放心,绿色蔬菜啊!
  花婶指着那片空地说,要不你跟你儿商量下,那片地咱种大棚,有你一份。
  老头脸一沉,随即一挥手说,问啥问!我就当家,儿住监了!厂子倒闭,欠人不少钱呢!
  花婶陪着抹了会儿泪,道别。
  众人拾柴火焰高。大棚很快告成,冬天来了,蔬菜暖暖的在大棚里伸着腰,长势喜人。大伙吃不完的菜就拿去集市上卖掉,还有不少菜贩专门赶来买的,厂区整个冬天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第二年开春,厂房轰然倒塌,夷为平地,土地露出了头,大伙纷纷拎起锄头又开始挥汗如雨,霎时,一片片整齐的耕田呈现,工厂的牌子已经换掉,“绿色环保有机蔬菜园”的牌子闪闪发亮。
  园长是老头的儿子,这是花婶他们推举的。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本文的故事虽然无多少波澜,但线索清晰,叙事不枝不蔓,重点突出,全文以“开荒”为中心,详细叙述了花婶与柳叶开荒的过程与影响。
  B.本文善于运用衬托的表现手法来刻画主人公,如用性格浮躁,成天玩牌的闹闹娘来反衬,用志同道合的柳叶来正衬,从而使形象鲜明饱满。
  C.柳叶快言快语,是一个性格开朗很能干的人,而且头脑灵活,反应快,她提议大家在厂里厕所旁那块空地种大棚蔬菜,这主意可谓金点子。
  D.本文夹杂着不少的生活口语和地方方言,如“还突突呢,你腰间盘是拖拉机啊”“有几分地伺候伺候该多好啊”等,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E.作者把众人齐心协力,变废弃的工厂为“绿色环保有机蔬菜园”的故事作为小说的结局,既顺理成章,又突出开荒的意义,深化了主题。
  (2)花婶这一形象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下面两段文字在表达上分别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6分)
  ①老头笑出了一脸的核桃纹,咂着嘴说,好说好说!这是俺儿的厂,我天天都在。说着嘴一撅一撅的,好像已经吃上了鲜淋淋的菜似的。
  ②那片地就是肥,菜叶绿油油的,小黄瓜水嫩水嫩,浑身挂着刺鲜淋淋的;西红柿仰着圆溜溜的小脸,羞红着脸;豆角齐刷刷地垂下,似少女的长发……
  (4)在现代文明不断冲击、耕地日益减少的今天,农民们何去何从?这篇小说给人很多启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11.
  选E给3分,答A给2分,答B给1分,答CD不给分。
  ①勤劳踏实。开荒种地,天天来回忙活。②仁善大度。两次笑,一次泪,可见她的仁善;与大家分享收获的喜悦,带领大家开荒致富不居功,可见其胸襟。③心思缜密,是生活的有心人。她多次发现被人忽略的荒地的价值。④坚守本色,不盲目趋众。众人无所事事整日玩牌,她则如躲瘟疫一般,坚守本色。
  ①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写出了老头内心的喜悦与憧憬,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②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和一些准确生动的叠词,色彩鲜明,写出了土地上的无限生机与活力,散发着浓郁的田园气息。
  ①守住土地的根。土地是农民们的精神寄托,也是走出困境、生活致富的主要途径。②守住美好传统的根。淳朴的民风,勤劳善良的品质,无论何时都不能丢。③变废为宝,开创新生活。开荒种地,转换经营方式,利用闲置资源,闯出一片新天地。④关注精神生活,营造良好风气。花婶们同时开垦了一片精神的荒地,用正能量影响并改变了村里的风气。
  
  试题分析:B“性格浮躁”欠准确,小说中并没有体现人物的这一特点。C.“她提议大家在厂里厕所旁那块空地种大棚蔬菜”错,这片地中大棚是花婶提议的。D“地方方言”错,前一句体现了说话人语言诙谐,后一句是口语化。
  【考点定位】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小说中语言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小说中情节、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的把握。解答这类题的方法是: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事件理清小说情节。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把握全文思想主旨。找出描写人物的段落和语句,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征及心理。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揣摩挖掘内涵。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鉴赏人物形象是高考小说阅读常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这类题目的解题思路:①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②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③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④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本题在解答时,首先要对小说的情节进行梳理,找出小说中关于花婶其人的相关描述,然后进行概括。
  试题分析:①句中“一脸的核桃纹”,是神态描写;“咂着嘴说”“嘴一撅一撅的”,是动作描写也是细节描写;“好说好说!这是俺儿的厂,我天天都在”是语言描写;“笑”写出了老头内心的喜悦;“好像已经吃上了鲜淋淋的菜似的”写出了老头内心憧憬。②句中,“绿油油”“黄瓜”“西红柿……红着脸”,色彩鲜明;“浑身”;“仰着圆溜溜的小脸”“羞红着脸”,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似少女的长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油油”“水嫩水嫩”“淋淋”“溜溜”“刷刷”则运用准确生动的叠词,写出了土地上的无限生机与活力
  【考点定位】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考查对句中表现手法的分析,分析时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语言表达上,是否运用手法,有无特殊句式,精妙词语运用等;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或主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例如,总领下文、承上启下、为后文作铺垫、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点明中心或升华中心等。本题考生只需按照上述方法分析即可得到答案。
  试题分析:首先,从文中柳叶的话“地都让政府征走盖高楼了,闲得慌啊!要是能有几分地伺候伺候该多好啊”可分析出小说的主人公是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渴望回归土地,而“开荒”使他们振作起来;再以老人儿子办厂失败成为“园长”的经历告诫人们,要守住土地,守住土地才能真正使农民走出困境、生活致富。第二,小说写到失去土地农民的无所事事,打牌度日,反映出他们精神的荒芜,而花婶柳叶开荒种地,使大家放弃了牌桌,精神风气为之一变,提示读者关注精神生活。第三,以花婶等人开荒种地的故事启示读者,淳朴的民风,勤劳善良的品质,无论何时都不能丢,要守住美好传统的根。第四,文中交代花婶等人开垦的土地其实是倒闭工厂的荒地,并最终将倒闭的工厂转变为“绿色环保有机蔬菜园”启示读者生活中要能够变废为宝,即便失败了也可以开创新生活。
  【考点定位】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探究题。这类题目看似很自由,可以任意谈论自己的观点,“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其实这是设题者给考生设置的一个“温柔的陷阱”。在答题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文本,选好角度,如果文本主题是颂扬真善美的事物,考生可一并赞同并提倡颂扬;如果文本主题是否定假丑恶,考生则可从相反的角度倡导真善美即可。本文谈的是失去土地的农民回归土地的故事,对回归土地的态度和回归土地后带来的各种良好的社会影响是持褒扬态度的,因而“启示”也要从这一角度入手来分析。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