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现代文题]
三、(2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远逝的风陵渡
蓝天,白云,远山苍茫;
黄河,古渡,长桥飞架。
宛若一位丹青高手,黄河,执一管如椽的巨笔,流泻群山跌宕起伏的才情,一个简练而磅礴的“几”字,御风飞翔,烙印在炎黄儿女心的版图上。“立马风陵望汉关,三峰高出白云间。西来一曲昆仑水,划断中条太华山。”倏尔间,笔锋顿挫,陡转东提,舞动神韵,天然呵成“大河东去第一渡——风陵渡”!
在这弯弯曲曲的生命走廊里,鸡鸣一声闻三省,晋陕豫,毗邻而居,先民们聆听天籁之音,迎送日落日升,放牧雾起雾落……一首《风陵渡口风陵汉》回荡在河谷两岸:“风陵渡口哟,风陵汉哟,黄河在这里拐了个大弯弯呦……黄土地哟,黄河人哟,先先辈辈是一条根。风陵渡口哟,风陵汉哟,五千年的业绩写在这黄土地上……”
风陵古渡,是一种古典的辉煌,是一种别致的风度,是一首唯关的史诗。
遥望古渡,水天一色。云彩中的女娲娘娘,架一叶小舟轻轻向我摇来,在桨声泛起的轻波中,摇醒了古渡悠远的梦……坐在渡口,从早晨到黄昏。脚下大河奔涌如一条金色的绸,河那边是绵延起伏的伏牛山和傲然峭立的华山。回眸身后默默无语的吕梁,西望月光下闪闪发亮的泾渭秦川,我真的不明白:“黄河为何在此突然拐了个弯?”是对这方渡口情有独钟,抑或还是有割舍不下的幽幽心事?任我费尽心思猜想,大河还是去了遥远的东方,只留下一个缥缈的背影……
唐古拉雪山的融冰,从那古老荒蛮的悠远历史中而来,带着冰的清透,雪的清冷,草的清绿,纤弱的身姿冲破世俗的阻挡,呼朋唤伴,风流倜傥,水样的丝绸,掩裹水底黄金的忧伤,滋润了岁月,滋润了田畴,滋润了江海,也滋润了生生不息陶古醉今的画意和诗情。夏商歌韵,春秋琴音,在我的,心田里潺潺流淌;秦关烽炬,秋月汉宫,在我的眼眸里联翩闪现;唐诗宋词,元明风情,在我的笔管下尽情吟诵……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渡,已经不知道有多少年头了。没有一座桥,靠木船来回摆渡,终年无绝。在曾经过往的日子里,它总是充满生机和喧哗,如同古渡的流水一样。人来人往,商旅匆匆;离岸靠岸,上船下船。正是“挽输今正急,忙煞渡头郎”。摆渡人,换了一茬又一茬;南来北往的旅客,来回一遍又一遍。几番潮起潮退,多少日出日落,这风陵古渡,帆樯云集,承载了人间多少梦想与激情、忧伤与欢乐!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纯朴的生活悄悄流逝……
寂寞风陵今无渡,那饱经风霜的渡船,已消失在历史的岁月里;那声嘶力竭的号子声,已融进了远去的波涛里;唯有那年年岁岁接受河水亲吻拥抱的石阶,还在孜孜不倦地聆听大河东去荡漾的旋律;还有那曾寄情于纤绳缠绵的石柱,如今仍在这里始终如一地守望着久远的渴望。这充满诗情与遐想的古渡啊!
古渡夕照美,长河落日圆。在古渡边,就这样站着,看那迎风拂动的柳梢轻轻滑过水面,品味那落日熔金时心里涌起涟漪的阵阵感动。明月映古渡是一道何等美丽的风景,渔舟唱晚是一首何等动人的歌谣!夕阳金色的光芒几乎平射在无边无际的河面上,没有波澜,只有微微细涟。那一刻,黄河一定屏住呼吸,再不轻易发出哪怕一点细微的声响。只有那兴奋的鲤鱼儿倏地跃起,激起一串清脆的鼓响。斜风里,寂静的村庄,正在袅袅的炊烟里慢慢浮现。远山静卧成一头老牛,还没开始反刍,夕阳就悄悄隐身在了后面……
一切都已成为历史、成为传说。而我将离开风陵渡,试图忘却什么,却惦记什么。未知来日,我是否还有缘重临这古老的渡口?万般无奈地回眸,怎料渡口旁找不到一朵可以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别在襟上吧!让我与你就此握别,渐行渐远,心底却依然深深地眷恋……
(有删节)
11.文章是围绕着风陵渡展开的,请梳理本文的行文思路。(6分)
12.文中引述了《风陵渡口风陵汉》这首民歌,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6分)
13.请结合文章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4分)
(1)滋润了生生不息陶古醉今的画意和诗情。
(2)古渡苍老,河水悠悠,连同纯朴的生活悄悄流逝……
14.作者最后说“我将离开风陵渡,试图忘却什么,却惦记什么”,你认为作者试图忘记的是什么?作者惦记的又是什么?请结合文本,联系你的生活经历和阅读经验,谈谈你的见解。(8分)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