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20.①登山有哪些安全隐患②一旦遇到山崩、滚石等地质灾害③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并寻求帮助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既考查句子的连贯性,又考查学生对文段的总结概括能力,及文段的推断能力。第一处,这是一个问句,应根据后面的内容来拟写这个问题,从“山崩、滚石等地质灾害可能会出现在一些山石不稳固的山区;不良天气情况有可能增加登山者迷路或失足等危险情况出现的几率”这两句中可以知道,前面应是说登山有哪些隐患。第二处,后面说“人们应当……”,可见前面应是假设遇到“山崩、滚石”等灾害。第三处,前面说“或者利用通讯手段”,可见后面应是使用通讯手段的目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补句的命题规律:“根据材料内容”要求补写句子应联系前后文语境。空出的句子大多有特殊位置和性质,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不能照抄材料,有字数限制。有效的答题技巧:阅读全文,了解文段性质和内容,确定中心。分清句间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确定句子的性质。注意标点符号的暗示作用:含义、选词、句式。结合文本,根据字数要求,概括答案。比如本题中,第一处可以根据后面句子阐述的内容确定横线上问题的内容,第二处可以依据后面人们的做法推测出前面应是假设遇到这些情况,第三处应根据前面“利用通讯手段”推测出后面应是使用这些手段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