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语言运用题]

压缩概括_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爱伦·坡

六、(1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①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②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③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④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不过,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1)材料中画线句子的顺序已打乱,请重新排序,使之语意连贯。(只写序号)(2分)
  答:
  (2)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诗”的特点。(不超过10字)(2分)
  甲:____
  答:

参考答案: 19.④②①③
  【考点】本题考查语句的连贯,能力层级E。
  “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承上启下,上承爱伦•坡的主张,下启中国诗的特点,所以④应放在前面。②是概述,总写中国诗的特点,①③是对②的解说。划线处的后面写到“中国诗人”,③正好与之连接。故顺序是④②①③。
  (2篇幅短小,意蕴深远。
  【考点】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涉及语言的简明、准确,能力层级E。
  “不过”前面写的是中国诗的短小,不过”后面写的是中国诗的意蕴。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