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语言运用题]

其它语用_有同学认为“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中“我们”用得不准

21.下面是《边城》选段:
  祖父气吁吁地赶来了,把钱强迫塞到那人手心里,并且搭了一大束草烟到那商人的担子上去,搓着两手笑着说:“走呀!你们上路走!”那些人于是全笑着走了。
  翠翠说:“爷爷,我还以为那人偷你东西同你打架!”
  祖父就说:“嗨,他送我好些钱,我才不要这些钱!告他不要钱,他还同我吵,不讲道理!”
  祖父抿着嘴把头摇摇,装成狡猾得意神气笑着,把扎在腰带上留下的那枚单铜子取出,送给翠翠,且说:
  “礼轻仁义重,我留下一个。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可以吃到镇箪城!”
  在学习这一部分文段时,有同学认为“他得了我们那把烟叶”中“我们”用得不准确,应改为“我”,你认为是用“我”更准确还是用“我们”更准确?请表明观点并阐明理由。要求:①理由充分合理②语言表达准确、简明。(4分)

参考答案: 21.【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E级。
  【答案和解析】答案:示例一:用“我”更准确。烟叶是祖父送给商人的,当时翠翠还没弄明白爷爷和商人间发生了什么事,这烟叶只能代表祖父的个人心意,所以用“我”更准确。
  示例二:用“我们”更准确。在爷爷心目中,这把烟叶不仅代表他个人的心意,更代表他们一家人的心意;由“我们”一词可以想见,这些烟叶并非祖父一人的劳动成果,也有翠翠的功劳,由“我们”一词可窥见翠翠勤劳的形象。
  解析:要求观念明确,理由言之成理。
  【思路点拨】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句间的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在安排上是合理的。逻辑顺序还体现在关联词语的合理使用上。④衔接要自然:没有脱节,即没有缺少的词语和句子;没有冗赘,即没有多余的语句。⑤文气要贯通:即语言的特点要一致,如严肃、诙谐、朴实、藻饰、直白、含蓄……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