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名句题]

名句名篇_诗意含蓄但诗人最后发出了的感慨_练习及答案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劝学》中,荀子用“木受绳”和“金就砺”来比喻论证,引出学习效果:“,”。
  (2)李商隐《锦瑟》诗意含蓄,但诗人最后发出了“,”的感慨,引发了读者情感的共鸣。
  (3)苏轼《水调歌头》中“,”两句,既包含望月怀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参考答案: 10.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试题分析:情景式默写较之先前的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出下句写上句,难度增大,它不仅要求考生识记诗文,还要求考生在背诵的基础上理解的诗文,分析诗文。同时,全国大纲卷要求背诵的篇目跟广东卷要求背诵的篇目有了出入,需要考生在考前调整背诵篇目,抓紧复习背诵。第一句要求写学习的效果“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该句紧跟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后面。考生同样要注意不能写错别字,要注意“知明”、“惘然”等词的写法。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