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普明寺见梅》(杨万里)鉴赏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普明寺见梅杨万里城中忙失探梅期,初见僧窗一两枝。犹喜相看那恨晚,故应更好半开时。今冬不雪何关事,作伴孤芳却欠伊。月落山空正幽独,慰存无酒且新诗。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城中”在古代诗人笔下多含“憎厌”之意,用来指争名夺利、红尘喧嚣之地,本诗中同样含有贬抑之意。
  B.“僧窗”二字,照应诗题中的“普明寺”,在空间位置上又与“城中”相对,说明这是世外一角、幽静所在。
  C.颈联是说今冬没有下雪又有什么关系,仅仅是让梅花缺少“雪”这一同伴,诗人以梅衬雪。
  D.“月落山空”时梅花孤独寂寞,诗人用“新诗”表示慰问,不仅流露出关切之情,更有一种知己之感。
  E.诗人从寻梅、赏梅、怜梅写到慰梅,全诗的重点是刻画梅花本身的形象,诗人独特的感受只一笔带过。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4.CE懊悔、叹惋之情。诗中“忙失”二字,流露出诗人错过探梅佳期的懊悔感伤情绪,“却欠伊”三字,是为梅花缺少同伴而发出轻轻的惋惜喟叹。庆幸、欣喜之情。诗人将“半开时”的情状与“那恨晚”的心绪相对应,略感庆幸;“犹喜”二字,直抒胸臆,凸显欣喜。欣赏、赞美之情。诗人目睹仅有“一两枝”的山寺梅花“半开”,却认为“应更好”,又言“今冬不雪何关事”,其对腊梅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豁达、释然之情。诗人觉得梅花“半开时”来观赏反而更好,哪里是什么失期呢?表现出豁达乐观、超脱淡泊的情怀。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