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筑城行》(刘克庄)鉴赏试题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9-21题。(9分)
  筑城行【宋】刘克庄万夫喧喧不停杵,杵声丁丁惊后土。遍村开田起窑灶,望青斫木作楼橹。天寒日短工役急,白棒呵责如风雨。汉家丞相方忧边,筑城功高除美官。旧时广野无城处,而今烽火列屯戍。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筑城曲【宋】许棐日将西,杵声急,一声声自死肠出。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儒坑战地骨更多,十二金人随鬼泣。【注】①杵:筑土的木锤。②齾齾(yà):参差不齐的样子。
  19.唐人把诗歌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筑城行”是乐府古题,后人写的古体诗的标题里一般有“行、▲、▲”等标志性字眼。刘克庄这首乐府古题在描绘筑城情景时用了声色结合的手法,请结合诗歌加以说明。(5分)
  20.许诗中有“城高不特土累成,半是铺填怨夫骨”,请找出刘诗中具有相同意思的诗句,并说说它的写法及好处。(4分)

参考答案: 19.答案:①歌、吟、引
  ②先描绘声音,役夫打夯声的“喧喧”,木杵撞地的“丁丁”,监督官的斥责声,接着又从视觉角度着笔,描绘烧窑、斫木的情景,描绘出修城时规模宏大、人员众多、繁忙不停的景象。
  20.答案:第一问:君不见高城齾齾如鱼鳞,城中萧疏空无人
  第二问:①比喻,高楼有如鱼鳞一般,形象地写出了高楼之多;②对比,高楼巍然耸立,城中却空无人,对比强烈;③借景抒情,具象示人,表现出诗人对役夫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批判。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