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春日》(秦观)鉴赏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鉴赏(共11分)
  比较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春日秦观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春日陈与义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8.秦观诗中描绘的“春日”景物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两首诗分别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秦观诗写雨过天晴后琉璃瓦晶莹剔透、芍药花带雨含泪、蔷薇花枝蔓低卧,描绘出春日景物的清新婉丽、春意盎然的特点,表现作者对春的喜爱之情。
  9.①秦观的《春日》主要运用了拟人手法。诗歌赋予芍药、蔷薇花以人的性格,芍药花含泪,蔷薇花低卧,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芍药和蔷薇百媚千娇的情态。
  
  ②陈与义的《春日》,主要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诗歌前两句实写,抓住最能代表春天特点的鸟鸣和红花绿叶景物加以描写;后两句虚写,诗人春意浓、诗兴旺,忽然灵感顿生,正想写出佳词妙句时,更迷人的镜头又跃然眼前,刚想出的诗句不翼而飞了,作者以“难寻”的诗句诱使读者去想象春天之美。
  
  
  8.
  考点:鉴赏诗歌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9.
  试题分析:“芍药花含泪,蔷薇花低卧”,是拟人的手法,让人感觉到的是雨后芍药和蔷薇的含羞带露的娇艳美丽。“朝来庭树有鸣禽,红绿扶春上远林。”是诗人眼前实景,是春天欣欣向荣的美景。这样的美景包括了听觉和视觉美,这就引发了诗人的诗兴。“忽有好诗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难寻。”是虚写,诗人刚想到了一句好诗,却又因为看到了更精美的景致而无法下笔写作。一实一虚,写尽了春日的美。
  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