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过北邙山》(刘沧)鉴赏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过北邙山①刘沧②散漫黄埃满北原,折碑横路碾苔痕。空山夜月来松影,荒冢春风变木根。漠漠兔丝③罗古庙,翩翩丹旐④过孤村。白杨落日悲风起,萧索寒巢鸟独奔。【注】①北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存有汉光武帝刘秀等多位帝王的陵墓,以及多位历史名人之墓。②刘沧:晚唐诗人。仕途坎坷,大半生都奔波在前往应举及下第归家的途中。③兔丝:即菟丝子,茎呈丝状,攀附其他物体生长。④丹旐:丧具名。即写有死者姓名的旗幡,出丧胆地为棺柩引路。
  8.颈联的叠词“漠漠”“翩翩”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9.有评论家认为这首诗歌的风格是“苍凉”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①“漠漠”突出了兔丝纷乱密布的特征,暗示古庙破败荒凉、人迹罕至,渲染了凄清空寂的氛围。
  ②“翩翩”突出了灵幡随风飘荡的特征,暗示有葬礼正在举行,渲染出死寂的气氛。
  ③叠词增强了诗歌语言的韵律感和画面感,可以引起读者更多的想象,富有韵味。(言之成理即可。
  9.①此诗独特的意象及其所营造出的意境具有“苍凉”的风格。首联,“散漫”的“黄沙”横扫北邙,折断的“石碑”横倒路边,压住了“苍苔”,奠定了全诗“苍凉”的感情基调。接下来,“夜月”照“空山”,春风拂“荒冢”,兔丝爬满“古庙”,“丹旐”飘飞,“孤村”寂寂,“落日”下,“悲风”拂过“白杨”,独鸟奔向“寒巢”不断营造凄凉萧索孤寂的意境,让“苍凉”之风更为浓郁。
  ②诗歌流露出的情感也使全诗显现“苍凉”的风格。作者路过北邙山,想到自身久试不第,奔波劳苦,产生了强烈的凄凉愁苦之情;看到历代名人之墓,想起他们生前的功业威名,此时,都已不在,不由生出世事成空,人事沧桑的感伤。这样,全诗“苍凉”之风便更为深透。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