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鉴赏试题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一剪梅·中秋无月辛弃疾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
  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惟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8.上阕景物描写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9.全词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8.①对比和反复。“忆对”与“今宵”,用往昔花好月圆的中秋美景,反衬今夜无月的孤寂;“在杯中…‘湿纱窗”,反复咏叹,含蓄蕴藉,耐人寻味。②虚实结合。借“今宵楼上一尊同”巧妙地将往昔与今夜的中秋景致联系在一起。③白描写景。“花在杯中…‘月在杯中”
  “云湿纱窗…‘雨湿纱窗”等句,寥寥数笔传神地勾画出花月掩映杯酒和云雨沾湿纱窗的景色。
  9.①无月可赏的落寞。往昔花好月圆,今宵赏月不得、丹桂不见,唯有“烛花红”。
  ②欲诉无门的郁愤。欲问“化工”,但“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明咏中秋无月,实叹世路艰难、壮志难酬。③自我宽慰的洒脱。现实无奈,只能暂凭杯酒、歌舞排遣落寞和郁愤。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