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过分水岭》(温庭筠)鉴赏试题及答案

13.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过分水岭(温庭筠)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再宿武关(李涉)远别秦城万里游,乱山高下出商州。关门不锁寒溪水,一夜潺湲送客愁。(1)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写“溪水”?(2分)
  (2)请指出两首诗中通过溪水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2分)
  (3)有人认为,“溪水无情似有情”中的“似”字改成“却”字更好,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结合诗的具体内容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13.
  拟人手法。
  前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在和自己这个同行三日的友伴殷勤话别。诗人由溪水的“有情”表现自己对溪水的依依惜别之情。;后一首诗写一夜潺湲的溪水仿佛是为诗人的不幸远别而呜咽啜泣,又仿佛是从他的心中流出,载着绵绵无尽的离愁别恨,长流远去。诗人借溪水抒发了去国离乡的愁苦情怀。
  可以有两种答案:
  ①不同意。溪水本无情,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似”字暗透出这只是诗人时或浮现的一种主观感觉,语意灵动轻妙;并设置悬念,引导读者去体悟作者的感情。换成“却”字便觉过于强调、坐实。
  ②同意。在“入山三日”的旅程中,溪水与旅人一路相伴,慰藉他的寂寞;而将别之际,又一夜潺湲,依依惜别。“却”字肯定并强调了溪水的有情,赋予溪水一种动人的人情美。而“似”字无此意味。只答同意或不同意不给分。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