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贺圣朝•留别》(叶清臣)鉴赏试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贺圣朝•留别【宋】叶清臣满斟绿醑①留君住,莫匆匆归去。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花开花谢,都来几许?且高歌休诉。不知来岁牡丹时,再相逢何处?[注]①绿醑(xǔ):美酒。
  8.词的上阕“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两句有何妙处?(4分)
  9.这首词写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8.【知识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诗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答案解析】作者运用了以景写情的手法,词人设想三分的“春色”总体为“二分愁”与“一分风雨”的集合体。明写风雨暗写愁,离别之际的“风雨”象征着纷乱的、充满整个空间的离愁别绪和不忍分别的眼泪。故词人眼中的三分春色都是愁,词人用全部的春色来写与挚友分手时的离愁别绪,可见友情之深,离别之难。解析:本题可从数量词使用的角度来分析也可酌情给分。①审题目——明确鉴赏的词句;②审词句——体会词句的特点“春色”“愁”与“风雨”的巧妙组合。
  【思路点拨】赏析句子大致要注意以下角度:1.弄懂所给句子的基本意思,进而把握住其内容、情感的内涵。这是从句子的内容、情感方面出发的,也是赏析句子的前提。对于个别句子,尤其是脍炙人口的句子,其内容有精深之处,情感有共通性,它们本身就是赏析的对象。2.注意从语言特点出发:有的句子倒装,有种错位的美;有的句子对仗,有种整饬的美;有的句子互文,有种开合的美;有的句子长于炼字,有种凝练的美。从这个角度说,立足于语言的赏析就是平日里做的炼字题。3.注意从表达技巧出发:有的运用修辞手法,有的运用表现手法。一般而言,高考选取的句子,都是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鉴赏时就是要看出其在表达上的特别之处来。从这个角度说,它就是一种表达技巧题中的暗考题。
  4.注意从句子的位置出发:把它放在全诗整体的框架内,做到句不离篇。句子处在诗中同的位置,其作用甚至手法都有所不同。高考所选句子的位置一般有三处:首句,有开篇、点题、奠定基调之妙;中间句(主要指绝句的第三句、词的中间句,有转折文意、承上启下之用;尾句,或卒章显志,或另辟新境,尤其是以景结情句,有含蓄隽永之妙。总之,关注句子位置,联系全篇赏析。
  9.【知识点】考查考生鉴赏作者的情感的能力,能力层次为D级。
  【答案解析】这首词先写离愁,继而排解宽慰,最后怅惘伤感。“花开”两句,紧承上片的离愁别绪,并进一步预写别后的相思。“且高歌休诉”句冲破了感伤缠绵的氛围,变为高亢旷达,表达对友人的劝慰。可是一想到别时容易会时难,明年此时不知能否重逢,心里不免又泛起怅惘之情,使全词再见波折。解析:①审题目——明确考查的重点:“这首词写情曲折细致,语短情长”;②审诗歌——找能体现词人情感的语句、意象等。抓住“花开”“几许”“休诉”等词语分析。
  【思路点拨】解答此类题的方法:(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