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相见欢九日种菊西岩_蔡松年_诗歌鉴赏及答案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2-23题。(7分)
  相见欢
  蔡松年
  九日种菊西岩,云根石缝,金葩玉蕊遍之。夜置酒前轩,花间列蜜炬,风泉悲鸣,炉香蓊于岩穴。故人陈公辅坐石横琴,萧然有尘外趣,要余作数语,使清音者度之。
  云闲晚溜①琅琅。泛炉香。一段斜川②松菊,瘦而芳。人如鹄,琴如玉,月如霜。一曲清商③人物,两相忘。
  [注]①溜:水流。②斜川:晋陶渊明曾“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并作诗记之。③清商:即商声,古时五音之一,其声凄清,故称“清商”。
  21.这首小令写景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所描绘的意境有什么特点?(3分)
  
  22.你认为诗中的人物应是怎样的身份?请作出判断并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 21.写景手法答“绘声绘色”“反衬”“比喻”“白描”其中之一皆可。意境特点答“清”、“清静”、“凄清”、“宁静”皆可。泉水清澈,月光清凉,其清在色,在感。水流琅琅,琴质如玉,其清在声在乐。青松黄菊,炉香菊气无一不使人感到清新、淡雅,使人陶醉于纯朴清澈的自然中,超脱出纷乱烦杂的世界。
  22.应是隐逸之士,或意趣高雅的隐逸者。理由至少有三:①词中的景物环境描写是隐逸者的典型生活环境;②小序中提及交往的“故人陈公辅”“萧然有尘外趣”;③写景中提及的松菊以及注释中提及的陶渊明也暗示了人物的追求和身份。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