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咏怀八十二首_阮籍_诗歌鉴赏及答案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

参考答案: 14.
  高洁;志向远大
  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以凤凰自喻,抒发了是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伤情怀
  
  【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选用了阮籍的《咏怀八十二首》作为考查材料。阮籍的咏怀诗反映他的政治思想、生活态度以及对人生问题的思考,诗中集中体现个人的内在意志与外部力量相冲突,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这首《咏怀诗?其七十九》写了凤凰的悲剧,凤凰立身高洁,志向远大,但羽翼为秋风所伤,已无法飞翔,阮籍以凤凰自喻,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悲哀、理想得不到实现的痛苦以及报国无门的忧伤,“但恨非处位,怆恨使心伤”实际上是诗人的自况,充分反映了他极度苦闷的心情和忧愤深广的情怀,同时也反衬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腐败。
  阮籍在诗中塑造了一个志向高洁的艺术形象,那就是奇鸟凤凰。凤凰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是吉祥仁爱、天下安宁的象征,更是诗人的理想。“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这两句描写凤凰性情高洁,心系苍生,却独自一个,没有同伴,没有共鸣。这样的处境是和阮籍本身一致的。阮籍曾经多么意气风发地想要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然而当权者荒淫腐朽,昏慵无道,在这种局面下,诗人的壮志、理想都成了泡影,正如志向远大、心系苍生的凤凰,本想展翅追求理想,却被商风摧折了羽翼,只能怆恨心伤——这个折翼的凤凰正是阮籍的化身。
  从这首诗中可以看出,阮籍善于塑造意象,尤其是对飞鸟意象的塑造,阮籍咏怀频繁地使用“飞鸟”意象,是其孤独心理和人生态度的艺术折射。心事重重的阮籍并不在意鸟的色彩是否美丽,鸟的鸣声是否和谐等,他无法以静观的态度去欣赏和表现鸟的外在美,而是“以我观物”,站在自我的立场去沟通人与鸟的关系,尤其注意把握鸟的生存状态与自己生存状态的相似之处,于是在创作中弃鸟儿的具体形体状态不写,注意力直指鸟之形象所蕴涵的文化意义。这首诗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凤凰”的意象抒发了诗人对命运的无奈,和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阮籍以隐约曲折的诗歌风格著称,这是因为他身仕乱朝,处境危险,不得不处世谨慎,所以反映在诗歌中,则表现为常运用比兴、象征和寓意,从而形成若即若离、隐晦曲折的特点。这首诗就以凤凰象征诗人自己,借写凤凰的遭遇抒发自己的哀伤与无奈,具有强烈的生命孤独感。
  对诗歌的鉴赏,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此考生的答案不必与参考答案完全一样,只要言之成理,就可酌情给分。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