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东坡_苏轼_诗歌鉴赏及答案

16.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
  (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参考答案: 16.(1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2“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解析:苏轼《东坡》赏析
  不避坎坷超脱旷达
  苏轼从政之道充满了荆棘。他44岁任湖州知府的时候,以文字遭谗,被控入狱。获释后,45岁被谪黄州。他在黄州溪山的东坡拾瓦砾、刈草,于大雪中做成“雪堂”。题为“东坡雪堂”,自号东坡居士。躬耕自食,过着简单的生活。暇时读书作诗,曾写了这首题名《东坡》的诗,我们也可以从中看出他对逆境处之泰然的心情。
  东坡本是一地名,在当时黄州城东。原是几十亩荒地,后拨给诗人开垦耕种,于是诗人自号东坡,也许就是因为这段山路就象是他的经历和遭遇一样曲折坎坷。从中也可看出诗人开阔的胸襟。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