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诗词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_白居易_诗歌鉴赏及答案

1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2.“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狐寂心情。
  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
  ②诗的语言质朴无华。
  解析:能分析出“抱膝”表现神态的,给1分,能写出“伴”字在诗中所起作用并分析的,给2分,能写出孤寂心情的,给1分。本题考查诗词鉴赏能力。首先从题目及整首诗歌中把握诗歌大意,诗歌是作者在邯郸驿馆的思家之作。其次回答赏析诗句的题目的原则是要始终扣住诗句来回答问题。对诗句中的名词要关注,将其作为意象来把握其中的关系,自然地引申出对作者心情的评价。
  能写出想象之意的,给1分,能具体描绘出想象画面的,给2分。诗歌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眼前的孤寂之情是实,家人围坐之景是虚,是作者头脑中想象的景象,回答此类问题时一定要注意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将诗歌描绘的景象展开。语言风格明白如话,是白居易的典型风格。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