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4题。
董家庄佃户丁锦,生一子曰二牛。又一女赘曹宁为婿,相助工作,甚相得也。二牛生一子曰三宝。女亦生一女,因住母家,遂联名曰四宝。其生也同年同月,差数日耳。姑嫂互相抱携,互相乳哺,襁褓中已结婚姻。三宝四宝又甚相爱,稍长,即跬步不离。小家不知别嫌疑,于二儿嬉戏时,每指曰:“此汝夫,此汝妇也。”二儿虽不知为何语,然闻之则已稔矣。七八岁外,稍稍解事,然俱随二牛之母同卧起,不相避忌。
会康熙辛丑至雍正癸卯,岁屡歉,锦夫妇并殁。曹宁先流转至京师,贫不自存,质四宝于陈郎中家——不知其名,惟知为江南人——二牛继至,会郎中求馆僮,亦质三宝于其家,而诫勿言与四宝为夫妇。郎中家法严,每笞四宝,三宝必暗泣;笞三宝,四宝亦然。郎中疑之,转质四宝于郑氏,而逐三宝。三宝仍投旧媒媪又引与一家为馆僮久而微闻四宝所在乃夤缘○1入郑氏家数日后得见四宝相持痛哭时已十三四矣。郑氏怪之,则诡以兄妹相逢对。郑氏以其名行第相连,遂不疑。然内外隔绝,仅出入时相与目成而已。后岁稔,二牛、曹宁并赴京赎子女,辗转寻访至郑氏。郑氏始知其本夫妇,意甚悯恻,欲助之合卺而仍留服役。其馆师严某,讲学家也,不知古今事异,昌言排斥曰:“中表为婚礼所禁,亦律所禁,违之且有天诛。主人意虽善,然我辈读书人,当以风化为己任,见悖理乱伦而不沮,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以去就力争。郑氏故良懦,二牛、曹宁亦乡愚,闻违法罪重,皆慑而止。后四宝鬻为选人妾,不数月病卒。三宝发狂走出,莫知所终。
或曰:“四宝虽被迫胁去,然毁容哭泣,实未与选人共房帏。惜不知其详耳。”果其如是,则是二人者,天上人间,会当相见,定非一瞑不视者矣。惟严某作此恶业,不知何心,亦不知其究竟,然神理昭昭,当无善报。或又曰:“是非泥古,亦非好名,殆觊觎四宝,欲以自侍耳。”若然,则地狱之设,正为斯人矣。
(取材于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五)
【注】○1夤缘,本指攀附上升,后喻攀附权贵,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9.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甚相得也得:契合
B.然闻之则已稔矣稔:成熟
C.则诡以兄妹相逢对诡:假装
D.后四宝鬻为选人妾,鬻:卖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3分)
A.二儿虽不知为何语四宝虽被迫胁去
B.然俱随二牛之母同卧起笞三宝,四宝亦然
C.而诫勿言与四宝为夫妇见悖理乱伦而不沮
D.郑氏以其名行第相连以去就力争
11.下列对文中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家不知别嫌疑
屋子小不知道怎么躲避嫌疑
B.会康熙辛丑至雍正癸卯,岁屡歉
适逢康熙辛丑年到雍正癸卯年,年年歉收
C.是成人之恶,非君子也
这是促成别人做坏事,不是君子的行为
D.三宝发狂走出,莫知所终
三宝发疯跑出去,没有人知道他去哪儿了
12.请用斜线(/)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三宝仍投旧媒媪又引与一家为馆僮久而微闻四宝所在乃夤缘入郑氏家数日后得见四宝相持痛哭时已十三四矣。
13.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6分)
○1郑氏故良懦,二牛、曹宁亦乡愚,闻违法罪重,皆慑而止。(3分)
○2惟严某作此恶业,不知何心,亦不知其究竟,然神理昭昭,当无善报。(3分)
14.文中结尾处,有人评价严某“是非泥古,亦非好名”,你是否同意上述观点?请结合文章简要说明。(6分)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