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医原【明】方孝孺医之为术,其说之至粹而出于古者,莫过《素问》《难经》,述阴阳气运之理,辨形体荣卫之原,以明养生治疾之道。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后之学者,不能求其为书之意,而泥其说。甚者弃书不省,而惟攻乎浅陋拘阂之方书。
人之耳目、手足均也,脉络、血气、筋骨均也,而其变之乖殊若此,医岂易言乎?药岂易用乎?其病在乎心也,而药其肺;在乎寒也,而以为热;病乎实也,而以为虚。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
昔者贵人有疾,而天方不雨,医来治者以十数,皆莫效。最后一人至,脉已,则以指计甲子,曰:“某夕天必雨。”竟出,不言治疾之方。贵人疑之,曰:“岂谓吾疾不可为邪,何言雨而不及药我也?”已而,夕果雨,贵人喜,起而行乎庭。达旦,疾若脱去。明日,后至之医来谒,贵人喜,且问曰:“先生前日脉疾而言雨,今得雨而果瘳,何也?”医对曰:“君侯之疾以忧得之然私计君侯忠且仁所忧者民耳以旱而忧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药而愈邪”若是医者,可谓得其道矣。方书之所具,成说之所有,夫人皆能用也。求之于言语之外,而得其所不言之意,非奇士其孰能之?
始余闻四明有世医邵君真斋,善为方,视人疾以为不可治者必不治,而所治必取奇效,心窃识之。今年,真斋过余,坐而与之语,畏慎恭悫,不妄有所称引,而于察脉用药,信乎无所苟,余益信服之。生民之疾多矣,不度可否,以身试之,而无所成相踵,其有如真斋之不苟用而必成功者乎?苟难乎其人,则余于真斋不宜无说也,作《医原》以赠之。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节)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辨形体荣卫之原原:原因,原由。B.今得雨而果瘳,何也?瘳:痊愈
C.信乎无所苟,余益信服之苟:马虎,随便。D.坐而与之语,畏慎恭悫恭悫:恭谨实诚。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病乎实也,而以为虚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B.脉已,则以指计甲子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C.医来治者以十数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
D.非奇士其孰能之今其智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推究医道,阐明书不尽意,故不可拘泥成说,而应默会于心,根据实情,严肃认真,灵活制变的道理。
B.文章肯定古代医书的作用,认为那是古代医学智慧的结晶,对不研究医学理论只关注浅陋偏僻的药方汤剂的现象表示否定。
C.本文是写给四明名医邵真斋的。作者与之相见,恭敬有加,十分诚实,不敢随便引经据典,表现出对邵真斋高超医术钦佩有加。
D.文中引述“贵人有疾”的传奇故事,旨在具体说明医道。得道之医,神乎其技,贵在求乎言语之外而得不言之意。
1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其精微之要得诸心而见于效者,固有不可以言传者矣,书岂足以尽其意乎?(4分)
(2)病不能自言,受药而死者无所控诉,故医得用其术而莫之诘也。(4分)
18.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君侯之疾以忧得之然私计君侯忠且仁所忧者民耳以旱而忧以雨而瘳理固然也何待药而愈邪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