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文言文题]

《周泽字稺都》阅读答案及翻译

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中三个“□”是为考查而设),完成5-9小题。
  周泽字稺都,北海安丘人也。少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门徒常数百人。建武末,辟大司马府,署议曹祭酒。数月,征试博士。中元元年,迁黾池令。奉公克己,矜恤孤羸,吏人归爱之。永平五年,迁右中郎将。十年,拜太常。
  泽果敢直言,数有据争。后北地太守廖信坐贪秽下狱,没入财产,显宗□信臧物班诸廉吏,唯泽及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特蒙赐焉。是时京师翕然,在位者咸自勉励。
  堪字子稺,河南缑氏人也。明经学,有志操,清白贞正,爱士大夫,然一毫未尝取□人,以节介气勇自行。王莽末,兵革并起,宗族老弱在营保间,堪尝力战陷敌,无所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郡中咸服其义勇。
  建武中,仕郡县。公正廉洁,奉禄不及妻子,皆以供宾客。及为长吏,所在有迹,为吏人所敬仰。喜分明去就。尝为县令,谒府,趋步迟缓,门亭长谴堪御吏,堪便解印绶去,不之官。后复仕为左冯翊,坐遇下促急,司隶校尉举奏免官。数月,征为侍御史,再迁尚书令。永平十一年,拜光禄勋。
  堪清廉,果于从政,数有直言,多见纳用。十八年,以病乞身,为侍中骑都尉,卒于官。堪行类于泽,故京师号曰“二稺”。
  十二年,以泽行司徒事,如真。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望。数月,复为太常。清洁循行,尽敬宗庙。常卧疾斋宫,其妻哀泽老病,窥问所苦。泽大怒,以妻干犯斋禁,遂收送诏狱谢罪。当世疑其诡激。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十八年,拜侍中骑都尉。后数为三老五更。建初中致仕,卒于家。(选自《后汉书•儒林列传下》)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恤孤羸矜:矜持
  B.皆以宾客供:供养
  C.遇下促急坐:因为
  D.多见用纳:采纳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①显宗□信臧物班诸廉吏,唯泽及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特蒙赐焉
  ②然一毫未尝取□人,以节介气勇自行
  ③泽性简,忽威仪,颇失宰相□望
  A.①乃②何③其B.①乃②于③之
  C.①以②于③之D.①以②何③其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B.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C.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D.时人为之语曰/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泽为官之前曾开馆授徒,跟从他学习的人常达几百人之多。
  B.周泽因为克己奉公的表现,得到皇帝的嘉奖,并视之为榜样。
  C.孙堪任县令时拜谒太守,因行步迟缓遭呵斥,立刻解印离开了。
  D.周泽生性简朴,不重威仪,不适合任宰相,但敬奉宗庙却非常尽心。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堪尝力战陷敌,无所回避,数被创刃,宗族赖之。(4分)
  ②及为长吏,所在有迹,为吏人所敬仰。(3分)
  (2)周泽和孙堪品行相类,被合称为“二稺”,请结合具体事例说明一点相类之处。(3分)

参考答案: 5.A矜:哀怜,同情。
  6.C
  7.D
  8.B周泽得到皇帝的嘉奖的原因并非“克己奉公的表现”。
  9.①孙堪曾经全力迎战而陷入敌阵,他全然不逃避,多处负伤,宗族依靠他。
  答对“陷敌”“数”“赖”各给1分,答对大意给1分。
  ②到了担任长吏,任职有好的业绩,深受官吏百姓敬重。
  答出省略主语“孙堪”给1分,答出被动句给1分,答对大意给1分。示例:①周泽与孙堪都十分清廉。孙堪的俸禄都用来供养宾客,甚至不顾及妻子儿女;周泽生性简朴,以致代行司徒之职时,清朴得有失威仪。
  ②周泽与孙堪都敢于直言进谏。周泽敢于直言,多次据理力争,还因此获得皇帝的嘉奖。孙堪在从政期间,多次直言进谏,且意见多被采纳。意思答对即可。
  附:译文
  周泽字稺都,是北海安丘人。年轻时学习《公羊严氏春秋》,隐居教授,门生经常有几百人。建武末年,征召大司马府,授任议曹祭酒。才几个月,征召试博士。中元元年,升任黾池令。奉公克己,哀怜孤老羸弱的人,官吏和老百姓都爱戴他。永平五年,升任右中郎将。永平十年,授任太常。
  周泽果敢直言,多次据理与朝廷争论。后来北地太守廖信因为犯贪污罪被捕入狱,没收他的财产,显宗把廖信的赃物赐给廉洁的官吏,只有周泽及光禄勋孙堪、大司农常冲三个特蒙赏赐。这时京师安定,任职的官员都互相勉励。
  孙堪字子稺,是河南缑氏人。精通经学,有志向有操守,清白正直,爱惜士大夫,但是从没有在别人身上夺取过哪怕一根毫发,凭耿介气盛自居。王莽末年,战乱四起,宗族中的老弱者也在战场上,孙堪曾经全力迎战而陷入敌阵,他全然不逃避,多处负伤,宗族依靠他,郡中人都佩服他的忠义与勇敢。
  建武中,在郡县为官。公正廉洁,俸禄不给家用,都用来供养宾客。到了担任长吏,任职有好的业绩,深受官吏百姓敬重。离官与就职态度分明。曾经被任命为县令,拜见太守,行步迟缓,门亭长谴责孙堪不敬上官,孙堪便解下印绶离去,不去官府。后再次为官出任左冯翊,因为对下属严酷,司隶校尉举奏免了他的官。几个月后,征召为侍御史,再次升任尚书令。永平十一年,授任光禄勋。
  孙堪清廉,勇于从政,多次直言,很多被采纳的。永平十八年因病请求退职,担任侍中骑都尉。在任上去世。孙堪的行事与周泽类似,所以京师称他们为“二稺”。
  永平十二年,用周泽代理司徒的职务,相当于实际授官。周泽生性简朴,不注重威仪,有失宰相的人望。仅几个月,再次担任太常。为政清廉,循规蹈矩,敬奉宗庙。经常带病仍坚持在寺庙中斋戒,他的妻子可怜他老病,进去问他有什么不舒服,周泽大怒,认为妻子触犯斋禁的规定,就收捕她并送至牢狱来表示请罪。那时社会上还怀疑他偏激,行事背离常规。当时的人为此事编了一句话说:“生世不谐,作太常妻,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永平十八年,他被授侍中骑都尉。后来多次退居三老五更之位。建初中退休,死在家里。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