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文言文题]

《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于鱼涪津》阅读答案及翻译

(五)阅读下文,完成17-21题。(17分)
  春,正月,吴汉破公孙述于鱼涪津,遂围武阳。诏汉直取广都,据其心腹。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公孙述将帅恐惧,日夜离叛,述虽诛灭其家,犹不能禁。(汉武)帝必欲降之,又下诏谕述。述终无降意。
  帝戒吴汉曰:“成都十余万众,不可轻也。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遂自将步骑二万进逼成都;去城十余里,阻江北营,作浮桥,使副将武威将军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为营相去二十余里。帝闻之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勃乱!既轻敌深入,又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贼若出兵缀公,以大众攻尚,尚破,公即败矣。幸无他者,急引兵还广都。”
  诏书未到,九月,述果使其大司徒谢丰、执金吾袁吉将众十许万,分为二十余营,出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丰因围之。
  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吾与诸君逾越险阻,转战千里,遂深入敌地,至其城下。而今与刘尚二处受围,势既不接,其祸难量;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若能同心一力,人自为战,大功可立;如其不然,败必无余。成败之机,在此一举。”诸将皆曰:“诺。”于是飨士秣马,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乃分兵拒水北,自将攻江南。汉悉兵迎战,自旦至晡,遂大破之,斩丰、吉。
  于是引还广都,留刘尚拒述,具以状上,而深自谴责。帝报曰:“公还广都,甚得其宜,述必不敢略尚而击公也。若先攻尚,公从广都五十里悉步骑赴之,适当值其危困,破之必矣!”自是汉与述战于广都、成都之间,八战八克,遂军于其郭中。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
  17.写出下列加点字在句中的意思。(4分)
  (1)必欲降之(   )(2)贼若出兵缀公(   )
  (3)于是飨士秣马(   )(4)遂军于其郭中(   )
  18.把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及意义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公转营迫之②丰因围之③以大众攻尚④具以状上
  A.①②用法相同,意义不同;③④用法相同,意义不同。
  B.①②用法不同,意义不同;③④用法相同,意义相同。
  C.①②用法相同,意义相同;③④用法不同,意义相同。
  D.①②用法不同,意义相同;③④用法不同,意义不同。
  20.请概括刘尚被困之因。(2分)
  21.联系全文,按照提示完成下表。(4分)
  汉武帝对吴汉态度具体内容如何评价汉武帝
  戒吴汉莫轻敌,据广都(3)
  责吴汉(1)
  (2)还广都,得其宜

参考答案: 17.使……投降;招降牵制;喂饱;驻扎。
  18.现在我们和刘尚两处都受到围困,两边的兵力已经不能会合,这其中的祸患是难以预料的。我准备悄悄率军到大江南岸和刘尚会师,合力抵抗敌人。
  19.A
  20.主观原因,吴汉不听从武帝告诫轻视敌人,贸然深入并和刘尚分别扎营,危急之时不能相援。客观原因:公孙述抓住战机,分兵攻打。
  21.临事乱,轻敌深入赞吴汉有远见、有智谋;待臣下宽容,善鼓励。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