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文言文题]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名与高祖祖讳_试题答案及翻译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每题3分)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也。名与高祖祖讳同,故称字。祖愉,晋车骑将军。父誾,散骑常侍。季恭始察郡孝廉,功曹史,著作佐郎,太子舍人,镇军司马,司徒左西掾。未拜,遭母忧。隆安五年,于丧中被起建威将军、山阴令,不就。高祖东征孙恩,屡至会稽,季恭曲意礼接,赡给甚厚。
  高祖后讨孙恩,时桓玄篡形已著,欲于山阴建义讨之。季恭以为山阴去京邑路远,且玄未居极位,不如待其篡逆事彰,衅成恶稔,徐于京口图之,不忧不克。高祖亦谓为然。虞啸父为征东将军、会稽内史,季恭初求为府司马,不得。及帝定桓玄,以季恭为内史,使赍封板拜授,正与季恭相值,季恭便回舟夜还。至即叩扉告啸父,并令扫拂别斋,即便入郡。啸父本为桓玄所授,闻玄败,震惧,开门请罪。季恭慰勉,使且安所住,明旦乃移。季恭到任,务存治实,敕止浮华,翦罚游惰,由是寇盗衰止,境内肃清。
  征为右卫将军,加给事中,不拜。寻除侍中,领本国中正,徙琅邪王大司马司马。寻出为吴兴太守,加冠军。先是,吴兴频丧太守,云项羽神为卞山王,居郡听事,二千石至,常避之;季恭居听事,竟无害也。迁尚书右仆射,固让。义熙八年,复督五郡诸军、征虏、会稽内史。修饰学校,督课诵习。十年,复为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又让不拜。顷之,除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十二年,致仕,拜金紫光禄大夫,常侍如故。是岁,高祖北伐,季恭求从,以为太尉军咨祭酒、后将军。从平关、洛。高祖为相国,又随府迁。
  宋台初建,令书以为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又让不受,乃拜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辞事东归,高祖饯之戏马台,百僚咸赋诗以述其美。及受命,加开府仪同三司,辞让累年,终以不受。永初三年,薨,时年七十六。追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恭曲意礼接,赡给甚厚赡给:供给
  B.时桓玄篡形已著:明显
  C.修饰学校,督课诵习修饰:修缮
  D.高祖为相国,又随府迁:迁移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①欲山阴建义讨之②其皆出此乎
  B.①啸父本桓玄所授②俯仰之间,已陈迹
  C.①玄未居极位②穷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①辞让累年,终不受②余船次俱进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孔靖为官谦逊有容的一组是
  ①未拜,遭母忧
  ②迁尚书右仆射,固让
  ③不如待其篡逆事彰,衅成恶捻,徐于京口图之
  ④季恭慰勉,使且安所住,明旦乃移
  ⑤复为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又让不拜
  ⑥加开府仪同三司,辞让累年
  A.①③⑥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靖起初谋求任府司马,但是桓玄却让虞啸父担任此职,因此没有办成,等到刘裕平定桓玄之后,孔靖获得该职务。
  B.孔靖在吴兴郡太守任上,并没有迷信项羽之神是卞山王的说法,孔靖住在厅堂,始终没有什么祸害。
  C.孔靖为官务实,讲究勤俭节约,严惩游荡懒惰的人,因此,在他管辖的境内盗贼减少,生活太平。
  D.孔靖辞去官职归故乡,高祖及群臣百官都感于他美好的事迹与德行,高祖设宴为他饯行,群臣为其赋诗称赞。
  第Ⅱ卷(114分)
  四、(24分)
  13.将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不如待其篡逆事彰,衅成恶稔,徐于京口图之,不忧不克。(4分)
  (2)季恭慰勉,使且安所住,明旦乃移。(3分)
  (3)辞事东归,高祖饯之戏马台,百僚咸赋诗以述其美。(3分)

参考答案: 9.D10.B11.C
  12.A.(“但是桓玄却让虞啸父担任此职”属无中生有,文中虞啸父担任征东将军和会稽内史,并未担任府司马
  13.(1不如等到他篡逆之事明显,罪恶已经铸成,再慢慢在京口对付他,不必担心不能制服他。
  (2靖对他加以安慰,让他暂且安居原处,第二天天亮后再搬迁。
  (3孔靖辞去官职回归故乡时,刘裕在戏马台为他饯行,群臣百官都赋诗称述他的美好事迹。
  【参考译文】
  孔靖字季恭,是会稽山阴人。他的祖父孔愉,晋朝时为车骑将军。父亲孔筒,任散骑常侍。孔靖起初被选拔为郡孝廉,功曹史,著作佐郎,太子舍人,镇军司马,多次升迁到司徒左西椽。还未及拜授,便遭逢母亲去世。隆安五年,在服丧期间被任用为建威将军、山例令,不曾就任。刘裕向东征伐孙恩,多次到会稽,孔靖尽心尽力地隆重款待,供给很是丰厚。
  刘裕后来征讨孙恩,当时桓玄篡位形迹已经显露,刘裕打算在山阴发起义兵,讨伐桓玄。孔靖认为山阴距京邑路程遥远,而且桓玄还未篡居帝住,不如等到他篡逆之事明显,罪恶已经铸成,再慢慢在京口对付他,不必担心不能制服他。刘裕也认为正确,
  虞啸父任征东将军、会稽内史,孔靖起初谋求任府司马,没有办成。等到刘裕平定桓玄,任命孔靖为内史,使者持文书拜授孔靖,正好与孔靖相遇,孔靖就调转船头当夜返回。到了会稽叩门告知虞啸父,并且让他打扫别的房舍,立即入郡。虞啸父的官职本是桓玄授予的,闻知桓玄败走,非常震惊,开门请罪。孔靖对他加以安慰,让他暂且安居原处,第二天天亮后再搬迁。孔靖到任后,致力管理,讲求实效,整伤禁止浮华的行为,剪除惩罚游荡懒惰的人,由此盗匪减少,境内清平。
  朝廷征召孔靖为右卫将军,加给事中,他没有赴任。不久任命为侍中,领本国中正,叉转任琅邪王大司马司马。不久出任吴兴太守,加冠军"在此之前,吴兴郡太守频频丧亡,说是项羽之神是卞山王,居留在郡府厅堂处理政事,棒禄二千石的官员到了,常常回避;但孔靖处在厅堂,始终没有什么祸害。朝廷提升他为尚书右仆射,他坚决辞让。义熙八年,孔靖又任督五郡诸军事、征虏将军、会稽内史。孔靖修缮学校,督察考核诵习经典。义熙十年,叉任尚书右仆射,加散骑常侍,叉谦让没有受任。不久,任命为领军将军,加散骑常侍,本州大中正。十二年,辞去官职,拜金紫光禄大夫,常侍之位不变。这一年,刘裕北伐,孔靖请求跟随出征,任命为太尉军谱祭酒、后将军。跟随刘裕平定关中、洛阳。刘裕任相国,孔靖又随府升迁。
  宋王府开始设立,高祖书面命令孔靖为尚书令,加散骑常侍,又谦让不受,于是拜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孔靖辞去官职回归故乡时,刘裕在戏马台为他饯行,群臣百官都赋诗称述他的美好事迹。等到刻裕受命登基,加授孔靖开府仪同三司,孔靖辞谢多年,最终还是没有接受。元嘉三年,孔靖去世,时年七十六岁。追赠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