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文言文题]

菱溪石记欧阳修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_试题答案及翻译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2分)
  菱溪石记①欧阳修①菱溪之石有六,其四为人取去,其一差小而尤奇,亦藏民家;其最大者,偃然僵卧
  于溪侧,以其难徙,故得独存。每岁寒霜落,水涸而石出,溪旁人见其可怪,往往祀以为
  神。
  ②菱溪,按图与经皆不载。唐会昌中,刺史李渍为《荇溪记》云:水出永阳岭,西经
  皇道山下。以地求之,今无所谓荇溪者。询于滁州人,日此溪是也。杨荇密有淮南,淮人
  讳其嫌名,以荇为菱,理或然也。
  ③溪旁若有遗址,云故将刘金之宅,石即刘氏之物也。金,为吴时贵将,与荇密俱起
  合淝,号三十六英雄,金其一也。金本武夫悍卒,而乃能知爱赏奇异,为儿女子之好,岂
  非遭逢乱世,功成志得,骄矜富贵之佚欲②而然邪?想其陂池台榭、奇木异草与此石称,
  亦一时之盛口!今刘氏之后散为编民④,尚有居溪旁者。
  ④予感夫人物之废兴,惜其可爱而弃也,乃以三牛曳置幽谷;又索其小者,得于白塔
  民朱氏,遂立于亭之南北。亭负城而近,以为滁人岁时嬉游之好。
  ⑤夫物之奇者,弃没于幽远则可惜,置之耳目则爱者不免取之而去。嗟夫!刘金者虽
  不足道,然亦可谓雄勇之士,其平生志意,岂不伟哉。及其后世,荒堙零落,至于子孙泯
  没而无闻,况欲长有此石乎?用此可为富贵者之戒。而好奇之士闻此石者,可以一赏而足,
  何必取而去也哉。
  注释:①本文是作者在庆历五年被贬滁州任太守的次年写的。②佚欲:淫佚之欲。③编民:
  编入户籍的平民。
  22.写出本学期学过的欧阳修的作品篇名《______________》(2份)
  23.写出第①段的段意。(2分)
  24.第②段画线句“理或然也”中的“然”指_____________。(可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25.填入第③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2分)
  A.也B.矣C.哉D.夫
  26.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参考答案: 12分
  22.(2分伶官传序
  23.交代了菱溪之石的数量和去同。
  24.菱溪之名原无记载,可能原名荇溪,为避杨荇密的名讳而改名为菱溪。
  25.C
  26.本文借菱溪石的流传经历,警戒富贵者、好奇者都可对奇物一赏而足,
  不必占为已有,(2分体现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思想。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