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姚仲孙字茂宗,本曹南著姓。曾祖仁嗣,陈州商水令,因家焉。仲孙早孤,事母孝。擢进士第,补许州司里参军。民妇马氏夫被杀,指里胥常有求而其夫不应,以为里胥杀之,官捕系,辞服。仲孙疑其枉,知州王嗣宗怒曰:“若敢以身任之耶?”仲孙曰:“幸毋遽决,冀得徐辨。”后两月,果得杀人者。
徙资州推官。转运使檄仲孙诣富顺监按疑狱,全活数十人。资州更二守,皆惛老,事多决于仲孙。改知建昌县。初,建昌运茶抵南康,或露积于道,间为霖潦所败,主吏至破产不能偿。仲孙为券,吏民输山木,即高阜为仓,邑人利之。徙通判彭州。尝以天下久无事,不可以弛兵备,因上前世御戎料敌之策,名《防边龟鉴》。徙通判滁州。岁旱饥,有诏发官粟以赈民,而主吏不时给。仲孙既至州,立劾主吏,夜索丁籍尽给之。
召为右司谏。阎文应求为都知,仲孙数其罪,白上曰:“方帝斋宿太庙,而文应叱医官,声闻行在。郭皇后暴薨,中外莫不疑文应置毒者。”出文应为泰州兵马钤辖,又称疾留,复论奏,乃亟去。
以尚书户部员外郎兼待御史知杂事。时谏议大夫十二员,仲孙曰:“谏议大夫盖朝廷之选,不宜以岁月序进。请艰其选,以处材望之臣。”先是,诸路复提点刑狱,还朝多擢为省府官,仲孙请第其课为三等升黜之,即诏仲孙司考课之法。
进河北都转运使。大修城垒兵备,仁宗赐诏褒之。权知澶州,河坏明公埽①,绝浮桥,仲孙亲总役堤上,埽一夕复完。权知魏州,夜领禁兵塞金堤决河。是岁,澶、魏虽大水,民不及惠。进礼部郎中,徙陕西都转运使,未行,权三司使事。属西北备边,募兵益屯度赏赐、聘问之费,不可胜计。仲孙悉心经度,虽病,未尝辄废事。坐小吏诈为文符,出知蔡州。因母忧丧一目,卒。
(选自《宋史•例传第五十九》,有删改)
【注】①埽(sào):用树枝、秫秸、芦苇、石头等捆紧做成的圆柱形东西筑成的临时性堤坝或护堤。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仲孙早孤,事母孝孤:幼年丧父。
B.若敢以身任之耶若:如果。
C.幸毋遽决,冀得徐辨幸:希望。
D.吏民输山木,即高阜为仓即:就着。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姚仲孙“直言敢谏”和“施政利民”的一组是()(3分)
①仲孙曰:“幸毋遽决,冀得徐辨。”
②转运使檄仲孙诣富顺监按疑狱,全活数十人。
③因上前世御戎料敌之策,名《防边龟鉴》。
④夜领禁兵塞兵堤决河。
⑤仲孙曰:“谏议大夫盖朝廷之选,不宜以岁月序进……”
⑥仲孙为券,吏民输山木,即高阜为仓。
A.②③⑥B.②④⑤C.①⑤⑥D.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姚仲孙任许州司里参军时,建议知州慎重处理民妇马氏丈夫被杀案,使被马氏指控而遭官府抓捕关押的乡吏冤情得以洗清;调任资州推官时,被派往富顺监审理疑难案件,保全了数十人的性命。
B.姚仲孙任建昌知县时,让吏民从山上运来木料修建仓库,解决了储放茶叶的问题;任彭州通判时,弹劾不马上执行诏令拨出官仓粮食救济饥民的主管官吏,连夜按户口簿把粮食全都分给百姓。
C.姚仲孙任右司谏时,弹劾要求担任都知一职的阎文应,使他被贬出京,以尚书户部员外郎的身份兼任侍御史时,建议朝廷严格掌握选任的标准,让有才能声望的大臣来担任谏大夫。
D.姚仲孙代理澶州知州时,黄河在明公埽决口,姚仲孙亲自上堤指挥修复;代理魏州知州时,曾在夜间带领禁军在金堤一带堵塞决口的黄河。故两地百姓未因当年发大水而受损失。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初,建昌运茶抵南康,或露积于道,间为霖潦所败,主吏至破产不能偿。
译文:
(2)仲孙悉心经度,虽病,未尝辄废事。坐小吏诈为文符,出知蔡州。
译文: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