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蜀伐楚,取兹方。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卫侯言计非是,而群臣和者如出一口。子思曰:“以吾观卫,所谓‘君不君,臣不臣’者也!”公丘懿子曰:“何乃若是?”子思曰:“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况和非以长恶乎!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子思言于卫侯曰:“君之国事将日非矣!”公曰:“何故?”对曰:“有由然焉。君出言自以为是,而卿大夫莫敢矫其非;卿大夫出言亦自以为是,而士庶人莫敢矫其非。君臣既自贤矣,而群下同声贤之,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诗》曰:‘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抑亦似君之君臣乎!”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以二卵弃干城之将干:动词,守卫
B.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于:介词,对
C.事是而臧之,犹却众谋却:动词,排斥
D.抑亦似君之君臣乎乎:表揣度语气,吧
6.下列对文中有关语句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A.“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意谓选材要看主流,不可以偏概全。
B.“和非以长恶乎!”意谓众人都附和错误见解的话必定会助长歪风邪气。
C.“若此不已,国无类矣!”意谓如果这样做是不得已,国也就不像国了。
D.“具曰予圣,谁知乌之雌雄?”意谓都自称是圣贤,乌鸦的雌雄也没人能分辨。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思以工匠选用木材的标准作比,形象地阐发了人才任用应全面考察扬长避短的基本原则。
B.身为一国之君的卫侯,他的想法和谋略得到了手下大臣们的一致赞同,也就自以为是起来。
C.子思认为国君不能明察是非,就会被属下的阿谀和谄媚所迷惑,并会给歪风邪气推波助澜。
D.为言明事理说服君王,子思多以引用、类比的手法来剖析因果,体现出他高超的论辩水平。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主自臧,则众谋不进。
▲▲
(2)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
▲▲
(3)贤之则顺而有福,矫之则逆而有祸,如此则善安从生!
▲▲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