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二、(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何偃,字仲弘,庐江潜人,司空尚之中子也。州辟议曹从事,举秀才,除中军参军,临川王义庆平西府主簿。召为太子洗马,不拜。元嘉十九年,为丹阳丞,除庐陵王友,太子中舍人,中书郎,太子中庶子。时义阳王昶任东官,使偃行义阳国事。
二十九年,太祖欲更北伐,访之群臣,偃议曰:“伏计贼审有残祸,犬羊易乱,歼殄非难,诚如天旨。今虽庙算无遗,而士未精习。缘边镇戍,充实者寡,边民流散,多未附业。控引所资,取给根本。亏根本以殉边患,宜动必万克。无虑往岁挫伤,续以内衅,侮亡取乱,诚为沛然。然淮、泗数州,实亦雕耗,流佣未归,创痍未起。且攻守不等,客主形异,薄之则势艰,围之则旷日,进退之间,奸虞互起。窃谓当今之弊易衄,方来之寇不深,宜含垢藏疾,以齐天道。”迁始兴王浚征北长史、南东海太守。
元凶弑立,以偃为侍中,掌诏诰。时尚之为司空、尚书令,偃居门下,父子并处权要,时为寒心;而尚之及偃善摄机宜,曲得时誉。会世祖即位,任遇无改,除大司马长史,迁侍中,领太子中庶子。时责百官谠言,偃以为:“宜重农恤本,并官省事,考课以知能否,增俸以除吏奸。责成良守,久于其职。都督刺史,宜别其任。”
改领骁骑将军,亲遇隆密,有加旧臣。转吏部尚书。尚之去选未五载,偃复袭其迹,世以为荣。侍中颜竣至是始贵,与偃俱在门下,以文义赏会,相得甚欢。竣自谓任遇隆密,宜居重大,而位次与偃等未殊,意稍不悦。及偃代竣领选,竣愈愤懑,与偃遂有隙。竣时势倾朝野,偃不自安,遂发心悸病,意虑乖僻,上表解职,告医不仕。世祖遇偃既深,备加治疗,名医上药,随所宜须,乃得瘥。时上长女山阴公主爱倾一时,配偃子戢。素好谈玄,注《庄子•消摇篇》传于世。
大明二年,卒官,时年四十六。世祖与颜竣诏曰:“何偃遂成异世,美志长往。与之周旋,重以姻媾,临哭伤怨,良不能已。往矣如何!宜赠散骑常侍、金紫光禄大夫,本官如故。”谥曰靖子。
(节选自《宋书•列传第十九》)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伏计贼审有残祸计:料想
B.歼殄非难,诚如天旨殄:消灭
C.而位次与偃等未殊殊:特殊
D.与偃遂有隙隙:隔阂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召为太子洗马若属皆且为所虏
B.亏根本以殉边患舟遥遥以轻飏
C.控引所资及其所之既倦
D.往矣如何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何偃出生于官宦之家,年轻时便踏上仕途,历任多种官职。但他仍能够保持气节,在朝廷征召他为太子洗马时,他坚持不拜见皇帝。
B.何偃不赞成北伐,于是采用迂回曲折的劝谏策略,先承认贼寇易灭,朝廷筹划完备,再说明己方面临着种种困难,不宜出兵。
C.何偃深受宋世祖的器重,不仅多次被封官加爵,而且与皇帝结成了儿女亲家。在何偃死后,皇帝还亲自下诏表示哀悼,并追赠官爵。
D.何偃与侍中颜竣本为同僚,当初也曾以文相交,关系融洽,但后来却受到权倾一时的颜竣的忌恨。这使得何偃十分不安,以致发病。
7.把原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且攻守不等,客主形异,薄之则势艰,围之则旷日,进退之间,奸虞互起。(5分)
译文:
(2)宜重农恤本,并官省事,考课以知能否,增俸以除吏奸。(5分)
译文: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