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符存审,字德详,陈州宛丘人,旧名存,少豪侠,多智算。
存审微时,尝为俘囚,将就戮于郊外,临刑指危垣谓主者曰:“请就戮于此下,冀得坏垣覆尸,旅魂之幸也。”主者哀之,为移次焉。迁延之际,主将拥妓而饮,思得歌者以助欢。妓曰:“俘囚有符存审者,妾之旧识,每令击节,以赞歌令。”主将欣然,驰骑而舍之。
十四年冬,破汴将安彦之于杨刘,诸军进营麻口。时梁将谢彦章营行台村,庄宗勇于接战,每以轻骑当之,遇窘者数四。存审每俟其出,必叩马谏曰:“王将复唐宗社,宜为天下自爱,搴旗挑战,一剑之任,无益圣德,请责效于臣。古人不以贼遗君父,臣虽不武,敢不代君之忧。”
十七年,汴将刘鄩攻同州,朱友谦求援,遣存审与李嗣昭将兵赴之。九月,次河中,进营朝邑。时河中久臣于梁,众持两端,及诸军大集,刍粟暴贵。居旬日,梁军逼营。会望气者言,西南黑气如斗鸡之状,当有战阵。存审曰:“我方欲决战,而形于气象,得非天赞欤!”是夜,阅其众。诘旦进军,梁军逆战,大败之。自是梁军闭壁不复出。存审谓嗣昭曰:“偏师既败,彼若退归,惧我踵之;穷兽搏人,勿谓无事。可开其归路,然后追奔。”乃令王建及牧马于沙苑,刘鄩、尹皓知之,保众退去,遂解同州之围。
十月,平梁,迁都洛阳。存审以身为大将,不得预收复中原之功,旧疾愈作,坚求入觐寻医,以情告郭崇韬。时崇韬自负一时,佐命之功,无出己右。功名事望,素在存审之下,权势既隆,人士辐凑,不欲存审加于己上。每有章奏求觐,即阴沮之。存审妻郭氏泣诉于崇韬曰:“吾夫于国,粗效驱驰,与公乡里亲旧,公忍令死弃北荒,何无情若是!”明年春,疾甚,上章乞生觐天颜,不许。伏枕而叹曰:“老夫历事二主,垂四十年,幸而遇今日天下一家远夷极塞皆得面觐彤墀射钩斩祛之人孰不奉觞丹陛独予壅隔岂非命哉!”五月十五日卒于幽州官舍,时年六十三。庄宗震悼久之,废朝三日,赠尚书令。
存审出于寒微,尝戒诸子曰:“尔父少提一剑去乡里,四十年间,位极将相。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因授以所出镞,命藏之,曰:“尔曹生于膏粱,当知尔父起家如此也。尔其勉哉!”子孙皆诺。
5.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得非天赞欤?帮助
B.诘旦进军,梁军逆战反攻
C.自是梁军闭壁不出营垒
D.坚求入觐寻医朝见君王
6.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思得歌者以助欢而不能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
B.主将欣然,驰骑而舍之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C.庄宗震悼久之顷之,持一象笏至
D.尔其勉哉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幸而遇今日/天下一家/远夷极塞/皆得面觐/彤墀射钩/斩祛之人/孰不奉觞丹陛/独予壅隔/岂非命哉
B.幸而遇今日天下一家/远夷极塞皆得面觐/彤墀射钩斩祛之人孰不奉觞/丹陛独予壅隔/岂非命哉
C.幸而遇今日天下一家/远夷极塞/皆得面觐彤墀/射钩斩祛之人/孰不奉觞丹陛/独予壅隔/岂非命哉
D.幸而遇今日/天下一家/远夷极塞/皆得面觐彤墀/射钩斩祛之人/孰不奉觞/丹陛独予壅隔/岂非命哉
8.下列对课文的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符存审曾犯法当死,为保全性命,拖延时间,提出到危墙下行刑的请求,获得准许。后因歌妓请求,获得宽宥,被免除了死罪。
B.唐庄宗贵为君王,能身先士卒,勇气可嘉,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亦有“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之语盛赞其意气之壮。但符存审认为君王更应该保证自身安全,征伐之事应交给部下去办。
C.为实现早日进攻的目标,符存审使人夜观天象,见鸡大如斗的天象,便以“老天相助”之说鼓舞士气,终大败梁军。同时他又深知“困兽犹斗”“穷寇莫追”的道理,对梁军“网开一面”,轻松化解同州之围。
D.朝中重臣郭崇韬自恃劳苦功高,不把符存审这样的老臣放在眼里,多次阻挠符存审上朝面圣,致使一代名将,含恨而终。
9.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时河中久臣于梁,众持两端,及诸军大集,刍粟暴贵。(4分)
⑵与公乡里亲旧,公忍令死弃北荒,何无情若是!(3分)
⑶其间出万死获一生者非一,破骨出镞者凡百馀。(3分)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