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二、(共3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贵生①圣人深虑天下,莫贵于生。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耳虽欲声,目虽欲色,鼻虽欲芬香,口虽欲滋味,害于生则止。在四官者不欲,利于生者则弗②为。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尧以天下让于子州支父③。子州支父对曰:“以我为天子犹可也。虽然,我适有幽忧之病,方将治之,未暇在天下也。”天下,重物也,而不以害其生,又况于它物乎?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可以托天下。
越人三世杀其君④,王子搜患之,逃乎丹穴。越国无君,求王子搜而不得,从之丹穴。王子搜不肯出,越人薰之以艾,乘之以王舆。王子搜援绥登车,仰天而呼曰:“君乎,独不可以舍我乎?”王子搜非恶为君也,恶为君之患也。若王子搜者,可谓不以国伤其生矣,此固越人之所欲得而为君也。
鲁君闻颜阖⑤得道之人也,使人以币先焉。颜阖守闾,鹿布之衣,而自饭牛。鲁君之使者至,颜阖自对之。使者曰:“此颜阖之家邪?”颜阖对曰:“此阖之家也。”使者致币,颜阖对曰:“恐听缪而遗使者罪,不若审之。”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则不得已。故若颜阖者,非恶富贵也,由重生恶之也。世之人主,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其不相知,岂不悲哉!
故曰:道之真,以持身;其绪余⑥,以为国家;其土苴⑦,以治天下。由此观之,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今世俗之君子,危身弃生以徇物,彼且奚以此之也?彼且奚以此为也?
凡圣人之动作也,必察其所以之与其所以为。今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⑧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子华子⑨曰:“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故所谓尊生者,全生之谓。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也。所谓亏生者,六欲分得其宜也。亏生则于其尊之者薄矣。其亏弥甚者也,其尊弥薄。所谓死者,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所谓迫生者,六欲莫得其宜也,皆获其所甚恶者,服是也,辱是也。辱莫大于不义,故不义,迫生也,而迫生非独不义也,故曰迫生不若死。奚以知其然也?耳闻所恶,不若无闻;目见所恶,不若无见。故雷则掩耳,电则掩目,此其比也。凡六欲者,皆知其所甚恶,而必不得免,不若无有所以知,无有所以知者,死之谓也,故迫生不若死。嗜肉者,非腐鼠之谓也;嗜酒者,非败酒之谓也;尊生者,非迫生之谓也。
(选自《吕氏春秋》
【注释】
①贵生:珍惜生命,以生命为贵,属于道家子华子学派的学说。②弗:衍文。③子州支父:古代贤人,帝尧的老师,尧、舜都曾想让位给他。④三世杀其君:据《竹书纪年》载,三个被杀的越王是不寿、翳(yì)、无余。⑤颜阖(hé):战国鲁哀君时鲁国的隐士。⑥绪余:丝的末端,指不必重视的轻微之物。⑦土苴(jū):土渣。苴:草。⑧隋侯之珠:传说中大蛇报恩送给隋侯的珠宝。⑨子华子:魏人,道士。
4.对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独不可以舍我乎? 独:独自
B.使人以币先焉 币:礼物
C.世之人主,多以富贵骄得道之人骄:骄傲
D.非所以完身养生之道也 完:完好
5.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贵生”的一组是()
①耳目鼻口不得擅行
②惟不以天下害其生者也
③使者还反审之,复来求之
④帝王之功,圣人之余事也
⑤全生为上
⑥无有所以知,复其未生也
A.②④⑤B.①③⑥C.①②⑥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集中论述了维护生命价值和个人尊严的重要性,强调应完整地认识人生的意义,全面实现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和尊严。
B.文章突出运用例证的手法,连续列举子州支父、王子搜和颜阖三人的实例来说明,与自由和有尊严的人生相比,世俗的富贵和权势不屑一顾。
C.作者既反对享乐主义,也不提倡苦行僧式的生活方式,而是提出了“全生”的理念,认为全面顺应生命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D.文章从哲学的高度提出人的一切活动以“持身”为本,体现出鲜明的人本主义倾向,同时强调治国安邦、建功立业同样重要。
7.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由此观之,耳、目、鼻、口,不得擅行,必有所制。譬之若官职,不得擅为,必有所制。此贵生之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所用重,所要轻也。夫生岂特随侯珠之重也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