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文言文题]
(一)文言文阅读(19分l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方平,字安道,南京人。少颖悟绝伦。慷慨有气节,论事激切。举茂种异等,知昆山县。赵元昊且叛,为墁书来,规得谴绝以激使其众。方平请:“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得岁月之顷,以其间选将厉士,坚城除器,必胜之道也。”时天下全盛,皆谓其论出姑息,决计用兵。方平上《平戎十策》,以为:“入寇巢穴之守必虚,宜卷甲而趋之。”宰相吕夷简善其策而不果行。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元昊既臣,而与契丹有隙,来请绝其使。方平曰:“得新附之小羌①,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宜赐元昊诏,使之审处,但嫌隙朝除,则封册暮下。如此,于西、北为两得矣。”时韪其谋。禁中卫卒夜变,帝旦语二府,奖张贵妃扈跸功。夏竦即倡言:“当求所以尊异之礼。”方平闻之,谓陈执中曰:“汉冯婕好身当猛兽,不闻有所尊异;且皇后在而尊贵妃,古无是事。果行之,天下之责,将萃于公矣。”执中瞿然而罢。方西鄙用兵,两蜀多所调发,方平为奏免横赋四十万。又建言:“国家都陈留,非若雍、洛有山川足恃,特倚重兵以立国耳。兵恃食,食恃漕运,以汴为主,利尽南海。天圣以前,岁调民浚之。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乃上十四策,帝称善,悉如其说行之。未几,以工部尚书帅秦州。谍告夏人将压境,方平料简②士马,声言出塞。已而寇不至,言者论其轻举,曾公亮曰:“兵不出塞,何名轻举?寇之不得至,有备故也。倘罪之,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王安石弛铜禁,奸民日销钱为器,钱日耗。方平极论其害,请诘安石:“举累朝之令典,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帝采其言。元祜六年,薨,年八十五。
(节选自《宋史•张方平传》)
(注)①羌:指西夏,即元昊。②料简:清理检查,清点察看。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坚城除器 除:清除。
B.使之审处 审:谨慎。
C.将萃于公矣 萃:聚集。
D.请诘安石 诘:责问。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方平激切敢言的一组是(3分)
①顺适其意,使未有以发②失久和之强敌,非计也
③当求所以尊异之礼④且皇后在而尊贵妃,古无是事
⑤后之边臣,将不敢为先事之备矣⑥一旦削除之,其意安在
A.①③④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方平反对草率用兵。元昊给朝廷写文辞轻慢的信,想以此计激怒自己的部属反叛,张方平审时度势,提出暂缓用兵的建议。
B.张方平见识深远。元昊请求宋朝断绝与契丹的往来,张方平认为这样做会因小失大,让西夏与契丹消除嫌隙,才对宋朝有利。
C.张方平正直坦率。张贵妃保护皇上有功,夏竦提议要特别嘉奖她,张方平直言告诫陈执中不能如此,否则将受到天下人的指责。
D.张方平敢于直谏。他认为建都陈留,弊端是没有险要地形可以凭恃,只能靠重兵来立国,漕运事关重大,所以应该尽快疏浚汴河。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夏人寇边,四路以禀复失事机,刘平等覆师,主帅皆坐谴。
(2)其后,浅妄者争以裁减役费为功,汴日以塞,是利尺寸而丧丘山也。
●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