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文言文题]

二 (以100分为满分)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以100分为满分)
  把下面两段文言文翻译成现代语:
  (一)昔人云:“作大字要如小字,作小字要如大字。”盖谓大字则欲如小字之详细曲折,小字则欲具大字之体格气势也。刊勒之工仍有善展字者。不拘字之大小,皆可递展。其法以刀錾去纸存墨,就灯旁映之。灯愈近则其形愈大。自尺至丈,惟意所定。然后展纸于壁,模勒其影。既小大适中,且不失体势。亦良法也。(占总分50%)
  (二)上(指唐太宗)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耶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占总分50%)

参考答案: {c}二{/c}
  评分标准
  以100分为满分。
  1.译文正确、切合原文的语气、文字通顺流畅者,给满分。
  2.译文没有错误,但文字不够通顺者,斟酌情况扣5-10分。
  3.词译错一处,扣2分。
  4.由于对句法理解得不正确而引起的错误,每一处扣3分。
  5.有些词语不译不算错,例如里的“详细曲折”“体格气势”“体势”,里的“衣食有余”“路不拾遗”。
  6.只要切合原文,意译也不算错。例如里的“自尺至丈,惟意所定”也可以译为“从一尺到一丈,大小可以随意”。
  参考答案
  从前人说:“写大字要像写小字,写小字要像写大字。”大概是说大字就得像小字那样的细密曲折,小字得有大字的体格气势。刻字工人现在还有会放大字形的。不管字的大小,都可以逐步放大。方法是用刀子錾子把字挖下来,拿到灯旁去照。灯越近字形就越大。从一尺到一丈,都可以随你的意思来定。然后把纸铺在墙上,勾出字的影子。既能大小适当,而且字的体势也不走样儿。也算是一种巧妙的办法。
  唐太宗和臣子们议论防止盗贼的事。有人请求太宗加重刑罚来禁盗贼。太宗带笑地说:“老百姓所以去做盗贼,只是因为赋税劳役繁重,官吏贪婪,老百姓饥寒交迫,因此顾不得讲廉耻。我应该去掉奢侈和浪费的行为,减轻劳役和赋税,选用清廉的官吏,使老百姓生活富裕起来。老百姓自然就不会去做盗贼了。哪里用得着加重刑罚呢?”打这时候起几年之后,天下太平,东西掉在路上也没有人拿,大门也用不着关,商人和旅客也可以在野外露宿。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