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历考试>高考

问题:[文言文题]

三、文言文阅读的标点、解_文言文翻译及试题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的标点、解释和翻译(24分)
  1.给下边这段文字加上标点,并解释加红字的词语。(12分)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解释下边的词语:
  (1)或: (2)诸:
  (3)弗: (4)以:
  (5)丧: (6)不若:
  2.解释下边这段文字中加红字的词语,并翻译带横线的句子。(12分)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解释下边的词:
  (1)族: (2)复:
  (3)递: (4)得:
  (5)鉴: (6)使: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边的句子:
  (1)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
  (2)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参考答案: 三、文言文阅读的标点、解释和翻译
  第题标点: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解释:
  或:有人,有个人。把“宋人或”连起来解释成“宋国有一个人”、“有一个宋国人”或“宋人里有一个人”,也算对。
  诸:之于。
  弗:不。
  以:拿,或“将”、“把”。
  丧:丧失,失去。
  不若:不如。
  第题
  解释:
  族:灭族,杀死合族的人。
  复:又,或“再”。
  递:交替。
  得:能,能够。
  鉴:鉴戒,借鉴。
  使:让,叫。
  翻释:
  假使六国的君主都各自爱护他们的人民,那就完全能够抵抗秦国。
  秦人来不及为自己哀叹,而让后人来为他哀叹。

  参考解析

暂无解析!

微信端